公視觀察:請問公視董事會如何提高自製率?(第五期/大家看媒體)

文/張十七 (研究人員)

公共電視的新任董事會近年幾經政治周折一再難產,文化部長以「國際笑話」稱之。不過作為觀眾,恐怕不容易從每日看電視的經驗裡感受到高層的政治問題。新董事會難產的934天中,公視整個組織運作一派如常,沒有播出半刻的黑畫面。最近的《2012年公視基金會年度報告》裡甚至指出公視新製節目時數是歷年之冠,是報告開頭董事長與總經理的談話中頗值得驕人的成績。

一般來說,年度新製節目時數可用來簡單評估比較影視部門的製作能量,因此我們好奇,公視新製節目時數創新高的意義是公視製作能力增強了嗎?而根據是什麼呢?或有其他意義?

眾所皆知,從製作資源來看,公廣集團的擴編計畫停止,政府撥付的有限預算持續未變,而公視在法定承製的原視、客台與宏觀頻道上應得的經費,由主事的原民會、客委會與僑委會撥補的額度卻逐年減少(開始承製的2007年至2012年間,少掉10%)。從組織興革觀之,其一是公華視的整合工程延宕,促使共同資源、設備與人力無法能發揮更高效能;其二是延任的董事會長期處於「看守」狀態,難以帶領組織改造。

在制度條件、組織效能與資源人力皆未變的前提下,一個自身就惶惶不安的董事會如何促成公視「新製節目時數創新高」呢?

細究公視基金會各年年度報告,所謂「全年新製時數」應指當年度在公視播出全時數中,首次播放(first-run)的節目的時數。歷年報告另外匯整「全年播映時數」的資料。所以新製時數創新高的意義主要在,公視降低了重播(re-run)的節目時數。

我們把「播映時數」扣除「新製時數」便是當年度公視重播節目的時數,那麼歷年的重播率如下圖一。


圖一:公視節目重播率(時數比例)(資料來源:各年公視基金會年度報告)

可見公視在全部播映時數中的重播節目比例是不斷下降,其中公視自製節目(內容版權全部或主要歸屬公視所有)的重播率更是從57%下降到38%,這表示2012年的公視觀眾比過去有更多「新鮮」的節目可以看,而公視更少拿自製的節目重播。真是可喜可賀!

是嗎?

由下圖二可知,公視自製節目的時數,從2008年後就沒有再增加(中間一度倒退)。但是委製節目以及外片(國外節目)的時數,則有顯著而穩定的上升。可以說公視新製節目時數的增加,主要得自委製與外片增加的貢獻。


圖二:新製節目時數,按來源分類(資料來源:各年公視基金會年度報告)

再由下表三可知,自製節目占全年播放時數的比例與絕對數量都是走低,而比例與量的增加的則是委製與外片,境內外購影片的數量表現波動。


圖三:播映節目時數,按來源分類(資料來源:各年公視基金會年度報告)

事實上,公視節目製作與採購的部門可動支預算,逐年下降,到2012年稍有回升但有限。


圖四:節目製作採購部門預算(含:新聞節目製作購買、一般節目製作購買、節目企畫購買、節目製作播映作業,並扣除折舊與攤提。資料來源:公視網站各年收入支出明細表)

綜合以上,所謂「新製節目時數創新高」的意義,並不是公視自製節目能力增強了,相反,我們看到了內部製作投資趨緩,新製節目中自製時數幾不增加(一度衰退);雖然重播減少,但自製節目的播映時數持續下降。而為委製與外購節目代之。

為什麼呢?我們可許可以在節目類型中推敲答案。從下圖五我們可以看到,新製節目時數中,「新聞時事」類節目占的比例最高,但在2008年突增後就持平。而「生活資訊服務」類的數量與比例都有增加。「紀錄片」類節目占全時數的比例低,但逐年增加。


圖五:播映節目時數,按類型分類(資料來源:各年公視基金會年度報告)

一般而言,由於「新聞時事」與「生活資訊服務」類型節目具有時效性、事件性或地域特殊性,其價值主要在提供本地觀眾即時準確的資訊,以解決或幫助理解特定生活世界的現象或問題。因此事過境遷後這樣類型的節目便失去再播映的價值,觀眾欠缺再看的動機與必要性,也不易於跨地域、跨文化傳播。但它和其他類型節目相比的好處是:製作成本較低。

這個節目製作能力弱化或側重新聞資訊類節目的現象,可以從另一角度察之。公視的經費除了主要得自政府撥補,另必須自籌部份,其中「販售收入」是公視將自有版權節目或代理發行節目的影碟或播映授權,及其週邊商品的轉售所得。僅管公視不以營利為目的,但從「販售收入」的長年變化中我們可以藉之推測公視在製作上的偏向。


圖六:公視販售收入(資料來源:各年公視基金會年度報告)

按上圖六可以看到,十年來公視節目的販售所得向下發展。若扣掉2003年的突增,在2008年前大約在一億元上下。自2009年起開始下探,2009、2010年的年度報告自承:「主要係因節目製作有限,有效商品已大量減少,加上市場不景氣,及學校採購預算減少等。」(黑體為本文所加)。2011年的反彈則是得自開發中國市場及與教育公播版權的新協定,但2012年又再向下達歷年新低,約僅08年前均值的半數,顯然中國市場與新版權協定不能挽回頹勢,報告提出的解釋是:「版權業績2012年較過去衰退,主要是銷售香港、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地區的新製節目,多為生活資訊或音樂綜藝類型,在版權市場不易爭取價格,且集數有限。本年度也欠缺市場詢問度最高、最有利於版權行銷的長集數連續劇作品,使版權銷售效益受到影響。」如果按2008年以後揭露的節目發行收入資料看,衰退主要來自「版權行銷」,而非家用與教育公播授權。

小結

合併以上公開資料理解,我們可以說公視董事會的動盪直接影響了公視節目製作的取向。自製節目投資趨緩外,也增加了外購與委製的比例,並有以製作成本較低的生活資訊與新聞類節目取代戲劇類節目的樣態。

必須指出,僅管個別節目的委製與外購本身可以在特定脈絡下有正面意義,就電視台的總體節目表現而言可增進內容多樣性,就組織管理而言可強化內部競爭,就外部工作者而言則增加作品露出窗口,特別是公視有意鼓勵實驗性作品。然而眾所皆知,同樣一套內容的節目,外購成本低於委製,而委製又低於自製。長期來看,外購與委製升高所精省下來的主要是人事開銷,並且反映經營管理階層對組織未來的企圖心趨於保守。而產業通行的委製與外購,則壓抑了全體工作者的工資。這在影視產業發展史上並不稀奇。英國的BBC在八○年代末被迫釋出部份節目時段作外部採購之後,長期以來愈加彈性化的節目產出模式,促使英國影視產業工人工資出現增長停滯癥狀。美國在五○年代後的大規模內製模式解體後,同樣造成外部承包製作的自營者低薪化問題。這個低薪化絕不是工人自己的事,長期造成節目品質低落問題,由全民承擔。

僅管台灣的影視產業問題有自己的脈絡,不必由公視負總責。但同樣清楚的是,公視在委製節目的版權歸屬上迭有爭議,承製節目者抱怨製作費不足的例子所在多有(好比《人生劇展》),如果公視在委製或採購案上只能按市場行情去走,那附和的是總體的產業剝奪邏輯,要靠承製者超量燃燒熱情、血汗或甚至是個人經濟資本,來貼補委製案而外購節目。儘管首映所得不夠攤平製作費是業界常態,但臺灣的發行業務與多階映演市場不若他國成熟,更別說獨立製作業的發行能力貧弱,這絕非要求承製者相忍為國可以唬弄。而外購在衡量製作能力的向度上是一種更差的方案,它的意義是:該節目公視在有限預算下做不出來。

當下,絕不是說公視應當完全自製,按自然的社會分工或國際分工(specialized)結果,外購節目或部分工作委外或許是更經濟有效率的做法,比如採購《舌尖上的中國》。如上所提,外購委製有助在有限經費下提高節目多樣性。但倒過來說,就是指內部製作能力無法滿足多樣性需要,然而為什麼呢?細數公視近年年度報告,我們並未看到經營管理者有調整擴大總體節目排程與走向的聲稱,那麼擴大外購與委製就未必是為了多樣化,而可能是朝向一個令人憂心的方向發展:擴大欺負勞動者的彈性生產制,並且意味著公視放棄原先作為台灣整體影視產業裡有份量的參與者,甚至是作為創意與人才培育上的先行者的企圖心不再,轉以謹小慎微的保守心態營運。

(編按:本刊「大家看媒體」專欄,歡迎對台灣媒體有任何意見、欲申訴媒體亂象的一般民眾、學生,乃至於專業人士投稿,每篇500到800字,刊出後酌予稿費,唯本刊保有編輯權,歡迎將稿件投稿至本會信箱:twmediawatch@gmail.com)

分類: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