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與獨媒結盟再思考 一個獨媒記者觀點(第九期/媒觀評論)

文/汪文豪(上下游新聞市集記者)

繼一月中蘋果即時新聞與《上下游新聞市集》、《新頭殼》、《苦勞網》、《公民行動影音紀錄資料庫》、《環境資訊中心》共五家獨立媒體合作,二月中蘋果即時新聞又開展第二波合作計畫,將對象擴及《新新聞》、《科學月刊》、公益組織資訊平台《NPOst》、《今周刊》、《財訊雙週刊》及試運轉中的《民報》。

臉書曝光外 蘋果提供多元管道

由於第一次蘋果即時新聞合作對象都是獨立媒體,正反看法都有。持正面看法者認為,蘋果即時新聞以不審稿,就算「罵黎智英也可以」為號召,讓獨立媒體攻佔新聞網站,這樣的做法具包容性,值得肯定;持保留看法者,則擔心此舉是否會引發獨立媒體遭到商業媒體收編的疑慮。
攻佔也好,收編也罷,這都是從獨立媒體的角度出發來看蘋果即時新聞開展的合作計畫。不過從第二次合作對象也觸及其他屬性的商業媒體,先前有關「攻佔」或「收編」的肯定或質疑,似乎也沒那麼舉足輕重,因為對蘋果即時新聞的合作方來講,減分沒有,加分似乎也有限。
以上下游新聞市集為例,由於內容曝光的最主要管道是靠經營臉書粉絲團,在臉書修改運算法的情況下,推文的觸及率降低,也間接導致網站本身新聞的閱讀率受到影響。因此,能夠多一個蘋果即時新聞的曝光管道,再加上蘋果社長陳裕鑫強調不會審核推文內容,不會改標題,就算罵黎智英也不會有問題的「三不」政策保證下,能夠有這樣的合作機會,當然是好事一樁。

檢討合作案 軟硬新聞點閱不同

與蘋果即時新聞合作至今,嚴格來說,導流讀者到上下游新聞市集主網站的人數非常有限,再加上新聞寫作風格與蘋果差異性極大,推文頻率也遠低於蘋果,而蘋果即時新聞本身推陳出新的速度非常快,獨立媒體在蘋果即時新聞網站當中的能見度其實非常有限。

那麼,這樣的合作意義與目的到底在哪?
蘋果社長陳裕鑫在臉書上說,許多網路獨立媒體都有很優秀的報導,蘋果日報即時新聞願意提供平台,讓獨立媒體的報導有更多的曝光機會,同時也會提供連結,讓網友可以看到這些獨立媒體更多的努力。
身為聚焦在農業、食物與土地的獨立媒體,上下游新聞市集對於相關報導堅持應有的深度與廣度。不過,幾次在蘋果即時新聞的推文操作,發現讀者反映不盡相同。如果有農產品滯銷希望消費者團購支持,這類新聞點閱率較高;反之,某些較硬的政策性或較冷門的農業新聞,點閱率就較低。

蘋果納獨媒 仍沖不淡即時負面

在此之前,自從「歐陽妮妮穿外套 意外發現200元」的事件發生後,網路上對於蘋果即時新聞的批評也如排山倒海而來,尤其中正大學傳播系副教授管中祥〈蘋果日報的即時焦慮〉一文,更是直接點出即時新聞與獨立媒體合作的矛盾性。

對於蘋果提出合作的用意,我們唯一能想到的是,即時新聞可藉由獨立媒體的報導,去「稍微」沖淡本身即時新聞所產生的負面效果。但是從獨立媒體推文不敵蘋果即時新聞本身洗版的速度來看,沖淡即時新聞負面性的效果似乎也很有限,除非與蘋果即時新聞合作的獨立媒體或其他專業媒體越來越多,整體提供的新聞資訊已可以跟蘋果即時新聞本身的產製數量並駕齊驅。

不過,能夠有一個商業媒體願意在自己的網站上,刊登與接受批評自己的聲音,這件事情仍值得給予肯定。只是在追求與其他獨立媒體合作的數量之際,蘋果即時新聞本身如果也能夠提升報導的質,相信更能滿足閱聽大眾的需求。

分類: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