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視假新聞會成為公民社會進步的契機嗎?

文/王怡蓁(本會專案企劃)

看似立意良善的網路內容 可能誤導大眾

筆者在上週看到鏡周刊此篇報導「天天在喝 這三家都使用冰磚奶」時,心中立刻警鈴大響,由於家裡務農的關係,對農產品的報導內容特別在意。該篇報導在鏡周刊上已經找不到,但有多家新聞媒體以及粉絲專頁轉載,看似立意良善的踢爆食品文馬上引起網友瘋傳。然而,仔細查看內文以及其他資料比對,會發現錯誤百出。幾天後,就有一篇「林世航營養師的探索營養專欄 冰磚乳的恐懼行銷,一次看穿還原乳的迷思」打臉周刊報導。

第二個例子是某醫療專業的媒體想藉由阿原手工皂事件來說明大眾對天然與手工的迷思。但這篇文並不是在討論阿原肥皂違法的問題,卻在下標時以阿原肥皂開頭,可以理解這樣下標是為了搭上時事議題,吸引大眾的注意力。然而,下一個吸引人的標題有沒有錯?當然沒有,但是如果標題有誤導的可能,就應該盡量避免。

從以上兩個例子,都可以在兩個粉絲專頁上看到立場不同的討論,但也有許多人轉發分享時,以片斷的方式寫:「要抵制那三家牛奶廠牌!」「台灣牛奶都不能喝了!」「阿原肥皂這麼好用,為什麼要這樣說?」當有網友善意提醒標題的問題時,也有人認為:「你為什麼不好好看完內文?看完了就不會覺得是誤導啊!」

筆者認為,亂下標題就是錯誤的。首先是對認真撰寫內文的記者不公平,而更嚴重的後果可能是誤導大眾。試想,一個人在辛苦工作一天後,有那麼多時間好好看完一篇文章,甚至一一查證嗎?這是一件成本非常高的事情,當個人的時間不夠也心力不足時,卻又渴望了解外界發生什麼事情時,頂多只會將社群網路上轉傳的資訊瀏覽過去,看到有興趣的標題再點進去詳讀。

日前,柯文哲與唐鳳在北市府與談時曾表示,假新聞就是標題與內文不符。對此,唐鳳並不同意,她認為有些標題是編輯為了吸引閱聽人注意才會如此下標,要將這類的新聞歸類為假新聞,對撰寫內容的記者並不公平。

在此,筆者想重申上面的觀點,在資訊那麼大量,閱聽人時間又不斷被壓縮的情況下,新聞媒體應該協助閱聽人瞭解這個世界發生了什麼事,並愛惜閱聽人對他們品牌的信任。上述兩則例子,筆者認為媒體是立意良善想提醒大家去思考我們吃了什麼以及用了什麼,然而前者卻涉及不正確的資訊、武斷的歸因,以及不當的標題,後者則是標題容易誤導。雖然誤導的報導並非造假新聞,但同樣都會導致閱聽人相信、或想要相信這些誤導的消息。

誤導報導、錯誤報導與造假報導都可能導致相同結果

誤導是指報導本身並無錯誤資訊,卻可能因下標或圖片不當而導致誤解;錯誤資訊則例如是錯誤的數據;造假則是完全捏造的報導。三者的目的與成因都不盡相同,卻可能導致相同結果。因此,在這裡想提出的是「新聞媒體的事實查核機制以及核稿過程」,如BBC和華盛頓郵報,都設有專門的事實查核小組。記者在產製新聞的過程的確越來越艱辛,網路素材非常的多,但作為一名記者,到底要怎麼辨別真偽?單一記者又是否有充足的時間及資源去查核?在紀錄片「謊言拍立得」中,訪談了許多不同媒體的事實查核小組,可以知道查核過程越來越不容易,且查核的速度完全跟不上謠言擴散的程度。

在快速大量的發稿機制下,新聞的錯誤是必然發生的,因此,建議產製新聞要有更謹慎的核稿過程,無論是報導內容的確認或是標題的思考。如果新聞媒體只是跟在網路訊息的屁股後面跑,那閱聽人為何還要看新聞報導?直接看ptt爆料,或是追蹤網路名人的社群平台就已足夠,有些情況下還比使用新聞媒體能得到更快、更直接的資訊。

當假新聞來自官方

Google出資成立的非營利組織First draft news將假新聞分為七種樣態,分別是諷刺、標題與內文不符、誤導、斷章取義、仿冒來源、刻意操弄的內容、完全捏造的內容。在筆者與唐鳳訪談過程中,她將假新聞分成三種,第一種是不實的報導;第二是包裝為新聞的謠言,像是內容農場文;第三是危及國家安全的謠言,像是法國大選期間的假新聞問題。

然而,以上的分類都沒有包含到來自官方的錯誤訊息。自美國總統大選過後,筆者投入觀察假新聞議題,在這半年期間,可以看到大眾對假新聞議題十分有感,尤其是川普引起的效應,華盛頓郵報的事實查核小組表示,川普釋出的錯誤或誤導訊息非常多,且非常容易被查核。這簡直可以被封為美國官方釋出錯誤訊息的王。

台灣官方對假新聞的態度是什麼呢?政府顯示出關心假新聞議題,卻無法在第一時間看出政策方向。於是乎,當社會面臨爭議新聞事件時,民眾不免會認為政府在哪裡?NCC又為何無作為?今年二月份,行政院長林全指示政委吳政忠督導假新聞議題,卻又傳出由另一位政委唐鳳來建立真實查核機制。對於此議題,唐鳳已在網路上公開發表許多看法以及澄清。

筆者在與吳政忠、唐鳳的訪談以及參與NCC會議的過程中,得出官方面對假新聞的立場:首先,政府規管的前提是不能侵犯新聞自由與言論自由,NCC也再三強調,絕對不會介入新聞自由,唐鳳也認為NCC媒合業者與第三方組織已經是政府能做的極限。第二,以現有法規來規範,政府單位不應該進行事前審查。第三,政府言論也需要被監督,意即官方可能也是謠言的散播者。

這裡有必要說明第三點的內容,這裡分為兩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是政府發表誤導言論,第二是面對謠言,政府無法立即澄清,而讓謠言擴大。導演李惠仁也曾在公開場合多次表示,最多的假新聞來自政府官員,甚至要求行政院要嚴懲釋出假新聞的官員。

日前民進黨開中常會期間,兼任黨主席的總統蔡英文也提到必須盡快建立回應假消息的能力,可以顯示官方也深受謠言所困擾。過去行政機關的行事風格是以日為單位來處理案件,然而,現在一天的時間,就可以讓謠言在網路上瘋傳,不熟悉網路操作的單位,總是慢半拍才得知被輿論攻擊的內容。在與唐鳳與談的過程中,她表示行政院目前是透過即時問答,讓謠言比較難散播,能即時進行澄清。

謠言總是會存在 公民素質再深化

欺騙行為一直存在人類社會中,謠言是不可能立一道法令去禁止的,這干涉到言論自由的箝制,所以未來即使有再多的工具,也只是協助人們去辨識資訊的可信度。我們應該去思考的是,這些謠言製造者就如同電台賣藥一般,以消費大眾對他們的信任來營利,但又為何讓民眾深信不疑呢?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現象產生?人類的行為又為何是如此?

身處不同立場的人們選擇性地相信錯誤的資訊,甚至為此背書。這裡我所要表達的無關個人的學歷水平以及社會地位的高低,今年發生的一場科技騙局讓矽谷大公司淪為笑話,知名的矽谷風險投資公司以及Google Ventures乖乖掏出腰包投資高單價的「Juicero 智慧榨汁機」,該款高智慧榨汁機無法直接榨汁,而須搭配購買該公司出產的材料包,後來遭人踢爆材料包裡頭竟已是榨好的果汁。

如果只是一味的指責個人為什麼要相信錯誤的訊息,要避免轉傳不實的內容,批評他人的閱讀素質之低弱,這也是站在某個制高點來看事情,只是淪於個人責備論,並無助社會的進步。

筆者在觀察假新聞的過程中,一度十分悲觀,認為情況難以改善。然而,這些日子以來,大眾對於假新聞的關注越來越多,更多科技工具也因此催生,許多媒體也更加關注事實查核,在短時間內也許難以看到成果,但長遠來說,也許是讓公民社會更加進步的一個契機。

(本文亦刊載於風傳媒專欄:台灣媒觀》正視假新聞會成為公民社會進步的契機嗎?

分類: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