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洪案看媒體匯流對公共議題的影響(第四期/媒觀專欄)

文/劉蕙苓 (國立台北藝術大學藝術行政與管理研究所助理教授)

陸軍六軍團542旅義務役下士洪仲丘在軍中疑似管教不當致死案,今年七月起引發社會熱烈討論,甚而促成二十五萬人自發性地集結凱達格蘭大道,來表達對軍方的不滿,此事件不但被認為是公民運動的重要指標,也可以從媒體的表現與角色來審視其影響。

意見匯流理性討論雙面刃

首先,匯流時代的特色即是,新舊媒體在社會事件上常扮演著輸番上陣、互補不足且相互影響的角色。洪案爆發後許多網友紛紛在社群媒體上發表各種不同看法,包括分享他們服役時所受到的「待遇」、或整理曾經發生在軍中疑似冤死的案例……這些討論提供了源源不絕的素材給主流媒體進一步地追蹤報導;新舊媒體協作(collaboration)產生了巨大的能量,讓此事件成為眾所矚目的公共議題,最終促成了軍審法在承平時期回歸司法偵審。這等「速度」是媒體匯流的結果,使我們可以預測媒體未來公共議題的形塑,空間更廣時間將加速,但卻不見得帶來更多的理性。

以小老百姓為主的新媒體提供的資訊,豐富多元,透過社群分享傳散速度快,甚具動員行動,因而鄉民力量的集結促成改革的推動,二十五萬人的走上街頭即是此証。然而,

新媒體雖具此能量,卻也不能對它有過度的浪漫理想期待。這段時間在社群媒體中被分享的資訊混亂,有些難以查証,還有更多情緒性發洩。這形成了一種非理性的氛圍,並不利於公共議題的澄清與論辯。這股情緒甚至蔓延至主流媒體的採訪與報導情境中。

檢視主流媒體的報導,不難理解報紙仍然提供了較多客觀的資訊,重視感官刺激的電視把重點集中在洪家的眼淚、抗爭,突顯洪仲秋姐姐與軍方的對立,反而對制度面的討論非常少。在此可以提出兩點進一步思考:

其一,電視的談話性節目過度激情的演出是否激化了此案在社會上的非理性討論?原本談話性節目應該可以補每日新聞深度的不足,但各台「賣力演出」之下,反而使訊息混亂而沒有多元的視野。

其二,各媒體在爭議的報導上並沒有給予較多元的意見表達,尤其對於軍法回歸司法的重大議題利弊未盡分析之責。此期間雖有報紙以專訪軍方院長級大老,表達「急行軍」式修法對未來軍方運作的隱憂,但版面處理的顯著度相對不高,在這一連串的延續性報導中反而是相對少的意見。如果我們仍然認為媒體是一個公共論壇,那麼,在如此重大爭議的公共議題上,無法提供多元意見的媒體建構,對社會是不夠負責的。

沈默螺旋發酵多元將噤聲

傳播學理上在討論民意時,著名的德國學者諾爾紐曼(Noelle-Neumann)曾提出「沈默的螺旋理論」,意即人害怕孤立,意見氣候中強勢意見會對個人產生壓力,而個人卻常常依照媒體的報導來評估社會上的強勢意見為何,如果自己的意見和強勢意見相佐時,就會選擇噤聲沈默,形成強者愈強弱者愈無聲的螺旋。在洪案這種螺旋效應似乎存在,本人在最近進行研究的記者訪談中,即有主跑國防部及洪案的記者坦承,社會對死者為大、同情洪家、每個有男孩的家庭都要當兵的恐懼等因素下,形塑了一種強勢意見,令他及其同業的報導有意無意地順著強勢意見走,但反躬自省作為新聞工作者的角色,卻讓他十分不安,曾一度在臉書上提出反思,「卻被一群激烈的情緒性言論圍剿」,只好選擇沈默不語。

如果洪案中的採訪情境使新聞工作者都感受這樣的壓力,那麼,我們更需反思的是:社會需要什麼樣的媒體來監督?隨著民眾情緒而失去理性的言論?害怕被群情圍攻而選擇「跟進」?選擇支持民眾不表示選擇放棄媒體作為公器所應有的理性、客觀與勇氣吧?畢竟「激情下的正義」對社會的長遠發展不見得有所助益。

分類: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