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這裡

【媒觀會客室】人工智慧時代來了!媒體素養教育如何回應生成式AI的挑戰?(講座回顧&重點整理)

人工智慧時代真的來了!2022年底OpenAI公開免費ChatGPT3.5服務後,生成式人工智慧(Generative AI,簡稱Gen-AI)取得現象級成功,不但影響社會方方面面、引發廣泛討論,對百年樹人的教育界來說,這更是不得不面對的難題。尤其108課綱中的「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宣示了我們的下一代必須具備善用科技、資訊與媒體,裨益分析、思辨、批判之素養,於是眼前這股銳不可擋的AI浪潮,已然衝擊第一線的老師與學生們。

要面對「數位原生世代」的學生,本就不容易,何況AI這個彷彿科幻電影才會出現的技術,一轉眼就鑲嵌進日常生活的一部份,對第一線的老師而言,挑戰格外艱辛。不過,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在2024年4月27日舉辦今年第一場「媒觀會客室」,由本會董事、AI Lab內容執行長黃兆徽主持,並邀請國小、高中、大學端的老師親臨現場現身說法,不只談他們所看見的「學生使用AI的現況」,也談「他們如何引導學生理解AI、應對倫理問題,並妥善應用AI」,更大方分享他們「如何避免AI阻礙學生學習」的教學實務妙招!

以下將回顧當天活動三位講者的精彩分享,希望在AI強勢來襲之際,可以幫助第一線的老師及同學們善用AI、與AI和諧共處,畢竟再厲害的技術都少不了使用這項技術的人類,只要人類能夠具備相應的媒體素養,AI就不會完全取代人類。

(【媒觀會客室】是本會接受前政大校長/前教育部長鄭瑞城教授捐贈,每年固定舉辦之公益性質講堂活動,旨在讓一般民眾有機會接觸與生活相關的媒體公共議題。)


▌什麼是「生成式」人工智慧?為什麼突然爆紅?

AI是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的縮寫,一種模仿人類認知能力的技術,藉由文本與資料進行深度學習,來執行一個任務或解決問題,近年因網際網路、數位科技、雲端儲存計算、軟硬體等技術蓬勃發展,形成一塊適合AI生長的數位土壤。生成式人工智慧(Generative AI)則是一種以「內容生成」為主的AI技術,生成的內容類型包括文字、圖片、聲音、影片,常見的服務如ChatGPT、Gemini、Midjourney、Claude等。

隨著2022年11月30日OpenAI正式向大眾推出ChatGPT服務後,「生成式AI元年」正式到來,政大新聞系教授劉慧雯指出,生成式AI之所以大爆發,除了在「技術上」得益於訓練思維帶來快速迭迨的大幅躍進外,另一方面則是「AI介面化」導致AI變得日常生活化。也就是說,AI技術早已發展多年,但直到諸如ChatGPT這種簡易介面,讓用戶不用實際撰寫程式,即可使用AI技術,大幅降低接觸門檻,才是驅動這股AI浪潮的主要動力。

所謂「AI的日常生活化」即是指ChatGPT能以人類自然語言,與用戶對答如流,不只能自動生成文字、問答、摘要,還具備寫程式、數據分析、繪畫等功能,讓人人都有能力利用AI工具來完成日常生活的任務。於是,這種種令人耳目一新的功能讓社會各界都在思考——生成式AI會讓社會如何變遷?當機器可以出色地幫人類完成一部分的工作,人類又該如何因應?作為培育未來英才的校園,老師及學生應該如何面對這股「新一波工業革命」?

▌國小端:問卷調查發現,小學生對AI科技認知較貧乏

來自高雄林園國小語文科的林彥佑老師,針對他的學生*做了簡單的問卷調查,發現在「聽過或使用過ChatGPT服務」方面,三年級是完全沒有學生聽過及使用過,而五六年級共81位學生中,則只有8位聽過、但一樣完全沒人使用過。然而,若對比學生使用資訊設備的頻率,會發現多數人幾乎1-2天使用一次、每週使用時間大約在2小時以內,主要使用的Google Meet、Google Classroom、Pagamo、國小天地、字音字形學習網等。

(*問卷為高雄市苓洲國小三年級共27位學生、高雄市林園國小五六年級共81位學生填答。)

於是,林彥佑試著請同學發揮想像力,想想AI可能「用來做什麼」、「會導致什麼利弊」?調查發現,國小生猜想AI可以從事「翻譯、畫畫、查資料、變(換)臉、無人機送東西、聊天交友(因為ChatGPT)」等任務,而在「可以省很多時間去做其它事」的同時,同學也擔心AI可能帶來「盜取帳號、駭客、詐騙、讓作文都長一樣、讓人不想思考」等負面效果。此外,林彥佑也問同學最希望AI幫忙自己完成什麼事?同學的答案五花八門,像是「寫作業、寫作文、畫圖、玩遊戲(如掛網賺點數)、回LINE、做家事」等。

由上可知,當前多數的國小學生雖然經常使用資訊設備,但用途卻多侷限在「輔助學習」,因此AI不僅尚未導入國小的學習與教學情境,學生對於AI的認知及想像也較為貧乏。林彥佑說,當他簡介ChatGPT的功能時,同學們都非常訝異,因為他們沒想過AI已可做這麼多事。對此,多數國小生都認為培養「學習AI的能力」很重要,主因為國中之後常常會用電腦寫作業,加上現在是資訊時代,所以必須從小學起,於是課堂上應該教「怎麼下指令」。不過,也有同學持反對態度,理由是「沒有考科是電腦(AI)、現在的課程已經很趕、可能會沉迷於電腦、會傷害視力」等等。

針對林彥佑老師的調查結果,劉慧雯有點訝異,因為AI其實早已應用於社會各方面,但國小生似乎對AI的想像較為貧瘠,因此他建議資訊教育方面,可以有多一些的帶領。林彥佑回應,國小生在學習情境方面,仍屬比較被動、需要引導的狀態,因此學生很難自己去探索AI,更遑論自主透過AI加強學習;另外,林彥佑也指出,目前國小端跟AI有關的教師研習仍較少且未強制參與,因此國小老師在這方面的涉入自然就較為缺乏,於是當老師自己也不熟悉,學生當然就不會碰觸到AI。

▌高中端:欣然擁抱、大量使用,AI已成高中生「學習閨密」

高雄新莊高中公民科呂昱達老師(丹尼老師)認為,生成式AI已成不可逆趨勢,未來不是「比會不會使用AI」,而是比「誰把AI使用得更好」。那校園裡究竟應該拿生成式AI做什麼?呂昱達老師先引用一份針對美國6-12年級學生的調查結果指出,多數學生認為AI應該用作「解釋答案、確認答案正確性、幫助完善文章寫作、幫助腦力激盪」等用途;呂昱達認為,在教育情境下,不宜直接請AI生成答案,而是應該讓學生藉由AI的幫助,找到並理解問題的答案,這才是比較理想的用法。

此外,呂昱達老師也直接訪問他的幾個高三學生,結果發現,學生已經大量使用ChatGPT、Gemini、Midjourney、Grammarly等生成式AI服務,呂昱達觀察,主因是當今高中生有許多「探究與實做」的課程,經常需要做一些小型研究或調查,再加上高三面臨升學階段,因此在準備備審資料時,也會有使用AI的需求。具體而言,學生會請AI協助「潤飾文字」、「抓冗言贅字」、「翻譯」、「抓取資料重點」、「做摘要」、「生成圖像」、「生成網頁程式碼」、「提供文獻來源」等工作。例如,當學生在寫完一篇中文或英文作文時,會請AI協助抓錯或潤飾,同時也會針對成語、用字等方面,請AI提供更文學性或更通順的用法建議。

不過,呂昱達老師雖然樂觀看待學生與AI協作,能提高效率與品質,像他自己也已大量使用AI來摘要重點與畫圖,但與此同時他也提出一些隱憂,比如他認為「請AI提供文獻來源」風險很高,因為AI的背景資料來源雖廣、但卻缺乏品質把關,可能會產生誤導。事實上,學生也同意AI可以「提升效率」,但可能導致「過度依賴」、「削弱思考力」、「偷懶」等問題。

(圖/呂昱達老師製作)

▌大學端:AI成為研究工具,甚至成為研究對象

政大新聞系教授劉慧雯一開頭就表示,他早在去(2023)年就已經收到學生用ChatGPT寫的作業,他直言「我沒有證據,但我知道那是ChatGPT寫的」,因為人寫的跟機器寫的在「邏輯」跟「文字感」上,還是有蠻明確的差異,他舉例,一份作業如果在2-3句話之後,開始重複同一個概念,並且重複發生幾次,大概就可以確定這是AI寫的。對此,劉慧雯認為,老師其實不會生氣也不會慌張,因為學習最重要的終究是——「從自己的腦子挖出一些什麼的過程」。

劉慧雯說,政大作為一個人文社會科系為主的大學場域,不僅這學期(112-1)某個特定老師的開課清單中有1/2都跟AI有關,在校園中更有不少進修課程或講座都跟AI有關,這些現象都足以顯示,AI進入大學校園應該已是一個常態了。另外,劉慧雯也在自己的課程上請同學以AI作為期末專題的主題,結果就出現「用AI拍紀錄片」、「分析AI意識形態」等有趣的主題,其中後者研究發現,AI在呈現「boy」跟「girl」的形象時,便藏有社會隱含的性別刻板印象。

劉慧雯分析,大學教學現場使用AI的方式,大概可以分成「功能面」與「目的面」。功能面包含「翻譯、轉錄、製圖、學習」,目的面則包含「跨語言溝通、轉錄逐字稿、非事實(擬真)陳述、提案與開發表達(如以低成本快速模擬提案樣品)、學術資料搜尋與摘要、製作心智圖」等。

如此大量使用AI,會不會讓學生失去思考及分析的能力?劉慧雯抱持比較正面的態度,他解釋,因為在大學或研究所的課堂上,並不是要求學生交「摘要」,這個AI就可以幫你做的很好,所以反倒是要求交「心得」,而學生在撰寫心得的過程中,他必須去理解、消化,甚至規劃、延伸不同文獻之間的差異。

(圖/劉慧雯老師製作)

▌面對生成式AI,教育現場可以怎麼應對?抱持什麼心態?

「要告訴學生,小心AI會一本正經地胡說八道」這是3位老師都同意、也認為非常重要的觀點,於是林彥佑老師會要求同學整理AI的回答,從中不僅是濃縮重點,還會設計一些任務,讓同學進一步分析AI的回答;劉慧雯則強調「提問、追問」的重要性,也就是不直接滿足於AI提供的現成解答,要盡可能讓學生試圖去解釋AI為什麼這樣回答,刺激更多反思;最後,呂昱達認為「在具備基礎功的前提下使用AI」很重要,如此才有區辨好壞的能力。

高中的呂昱達老師則提出「禁止使用AI」跟「可以使用AI」的情境,前者如考試、技能訓練、基礎功,後者則是簡報製作、文獻分析、潤飾。至於在教學設計上I,呂昱達指出,他會採取「使用論文比對系統、繪圖要拍縮時影片、交代APA引用格式、要求撰寫歷程紀錄」等來規範學生使用AI的方式;而劉慧雯則說,應要求學生交代「下的指令(prompt)」與「自己的投入付出」,並且要「守住使用目的」,即強調人本身的價值、不要反過頭被AI利用。

總而言之,3位老師都同意「教育現場應該對引入AI抱持開放的態度」,不過AI應該擔任輔助學習的角色,而不應該取代主要學習,因此老師在教學設計上,仍應該堅守基礎功的訓練,並且指導學生如何合適地認識、理解、應用AI,同時透過一些作業規範的技巧,就能有效幫助老師掌控學生使用AI的情況。

最後,呂昱達老師則呼應劉慧雯「AI潛藏意識形態」的分享指出,如今教導學生「識讀訊息」變得非常重要,尤其當AI提供的內容可能藏有偏見、甚至錯誤,學生若缺乏識讀能力能就會陷入AI既有的思維之中。另外,主持人、AI Lab內容執行長黃兆徽也提到,美國公司在訓練ChatGPT的資料集中,自然會因為資料大多來自「美國」,而放大美國的價值觀,同時中文世界的資料則以「簡體中文」佔多數,因此生成的內容也可能會反映特定的意識形態,所以當AI成為學生學習的重要來源時,這種「資訊主流化」的現象,格外需要被重視。

劉慧雯認為,要在教育現場解決這個問題,即需培養學生對意識形態、偏見的敏感度,也就是要先在收到回應的當下就有所意識,才有機會即時做校正,避免影響往後的其它輸出,甚至最終再製刻板印象。

▌延伸閱讀:

林彥佑》比 AI 使用更重要的六個觀念|https://pse.is/5w7pzg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