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這裡

[立報]貧賤不移 山城獲社會公器獎

【記者陳朝政台北報導】中部橫貫公路,6小時許就能翻山越嶺到另一頭,起點這一頭,是座默默不語的山城,山城中有份同樣默默經營著的社區週刊,一做就是26年。

「難得的是非主流媒體能在這種缺乏資源的情況下支撐26年。」政大新聞系副教授孫曼蘋代表政大傳播學院,說明「第一屆社會公器獎」得主《山城週刊》的獲獎理由。1979年創刊的《山城週刊》,辦公室設在台中縣東勢鎮,26年來不間斷地對東勢、石岡等5個鄉鎮發行,這份4開4頁、黑白印刷的雙週刊,從當年5百份的發行量已成長到3千份。

另一種媒體典範

卓越新聞基金會所設的「卓越新聞獎」至今第四屆,「著重在社會意義也是另一種典範。」基金會董事長蕭新煌表示,新聞獎不是只看影響力大不大、是不是品質高超,因此今年另外增設「社會公器獎」,而第一屆得主《山城週刊》正是在社會內涵、典範意義上表現出色。

「社會公器獎」主要贊助單位台灣民主基金會執行長高英茂認為,「沒有媒體的自由,就沒有政治的自由」,基於研究、推動民主與人權的理念,需要媒體的資源,高英茂義不容辭地支持該獎,並期許媒體能朝成為「社會公器」的目標前進,「這將會是台灣社會的幸福」。

「《山城》得獎的理由除了在缺乏資源的情況下持續經營,在這種情況下《山城》還能保持編採自主。」提到媒體自由,做為一份非主流媒體,孫曼蘋指出,《山城週刊》即使需要廣告挹注經費,也不願意接受政治、競選廣告,「這就是貧賤不移吧」。

社區刊物需要關心

孫曼蘋認為,台灣的「非主流媒體」一直存在,只是沒得到學界、社會的關注,曝光度不足,「而最近一次『社區報』興起是在921地震之後」。她表示,高峰時災區約有5、60份社區報,現在根據統計大概只剩5、6份,「這些算是『第二代』的社區報,很多都是災民懷抱使命感,希望為重建盡份心力」。

「《山城》屬於『第一代』的社區報。」孫曼蘋說,7、80年代雜誌開放登記,報禁則還沒解除,當時許多年輕人便將社區報登記為雜誌出版,現在還有15、6份持續經營著。她認為,「非主流媒體」重要的就是補主流媒體不足,「在地人做在地報」,跟社區居民一起定義什麼是他們要的新聞。

孫曼蘋指出,主流媒體往往只聚焦在「全國(或台北)」或「全球」,沒有足夠篇幅報導社區新聞,更顯得非主流媒體存在的意義。只是,「資源是最重要的。」她認為,社區報的人才來源沒有問題,如何能有多元化的財源,維持編採自主則更重要,「最起碼做到避免被貼標籤吧」,她呼籲:「外出發展的人,應該贊助家鄉的社區報」。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