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這裡

找到優質節目

為鼓勵電視業者提升節目製播品質、提供兒少更好的觀看節目環境,同時也有鑑於台灣兒少缺乏豐富的本土影視節目,本會自民國90年起自發性地辦理「國人自製兒童及少年優質節目評選」,針對每年最新製播超過4集或一個月的兒少節目,由專家、學者、學校教師、家長、兒少閱聽眾、NGO組織⋯⋯等領域的評審小組共同進行評選作業,並針對年度最優秀之「五星獎」節目進行表揚、介紹與推薦。您可以在這裡認識並挑選適當節目,下載專屬節目表參考。

7.【聲音類】青春創學院

13-15歲, 16-18歲 | 製作人:陳端慧
國立教育廣播電台 (2022) ‧ 2022 第22屆

節目團隊專訪—《青春創學院》陪你一起學習科技知識

–由志工記者 吳嘉恩 報導

《青春創學院》主持人端端(陳端慧)點出,「學院」兩個字反映節目製作理念,也就是不管文科或理科,端端都希望同學們保持開放性的想法,跳脫原本的學習範疇,互相觀察和學習,藉由彼此交流促成跨域合作。因此,該廣播節目邀請國高中職的學生、老師,和專家對談,分享彼此創意學習的心路歷程。

把音樂老師和物理老師放在教室裡一起上課會是什麽樣子?談起創辦節目的初衷,身爲藝術領域專才的端端覺得這是學校很難辦到的事,於是著手準備另類的跨域教學内容,像是結合音樂和科技,看看兩者可以擦出什麽火花。如同節目2019年入圍廣播金鐘時獲得的評語:「誰能夠在錄音室裡做實驗?這個節目就可以!」端端真的在廣播節目上做跨域課程的實驗,促成文理科學生之間的合作交流,達到「為非藝術腦的學生做藝術,為非物理腦的學生做物理」的目的。

端端坦言,自己並不擅長科學領域,讀再多資料都不可能比得上科學專家和老師,她才能擁有和學生一般對科學、科技好奇又不確定的視野,願意爲了節目閲讀大量相關書籍、上網找資料,從零開始學習。有時,她看了七八本書都覺得了解得不夠深入,需要結合網路上的資料才能製作一集三十分鐘節目;有時備課太足,只能在過多的資訊中做取捨,整理出最精華的內容放進節目裡。

從藝術跳進科技領域,端端笑説自己爲了這個節目白了不少頭髮,但她堅信未來就是一個文理雙腦並用的時代。她舉例,曾經有個高中生在錄製節目時接到電話,媽媽在另一頭焦急地說房間的警報器響了不知道該怎麽辦,原來,這位高中生在房間内裝了物聯網的防盜警報器,當有人偷偷走進房間就會大聲響起。科技可以帶來創新,前提在於解決什麽問題、創造哪種生活便利。

《青春創學院》歷經四年,始終一人攬起節目内容策劃、錄音、剪輯、邀訪的端端抱著一顆陪伴學生同行的心,帶他們認識科技領域的工作環境和責任。她希望節目可以提供同學們對科技職涯的想像,讓他們知道科技業不只跟賺錢有關,也有技術瓶頸和職業倫理的問題,讓他們在前往學習科技的路上做好充分準備。

節目簡介

《青春創學院》節目,以創新概念呈現,推廣科技教育--依據教育部中小學課程綱要中自然科技領域為主軸進行規劃,體現「科技來自生活,生活創造科技」。目標聽眾為國高中職在校學生,節目中邀請學生及老師共同參與,並邀請專業達人共同對話,真實傳達創意學習的心路歷程,傳承寶貴的經驗與知識!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