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優質節目
為鼓勵電視業者提升節目製播品質、提供兒少更好的觀看節目環境,同時也有鑑於台灣兒少缺乏豐富的本土影視節目,本會自民國90年起自發性地辦理「國人自製兒童及少年優質節目評選」,針對每年最新製播超過4集或一個月的兒少節目,由專家、學者、學校教師、家長、兒少閱聽眾、NGO組織⋯⋯等領域的評審小組共同進行評選作業,並針對年度最優秀之「五星獎」節目進行表揚、介紹與推薦。您可以在這裡認識並挑選適當節目,下載專屬節目表參考。
43.【影視類】Lima幫幫忙
節目團隊專訪—《Lima幫幫忙》帶社會大眾從歧視偏見走向多元視角
–由志工記者 莊于瑩 報導
製作人陳文虎說:「台灣沒有歧視了嗎?我就問!」台灣看似一個很開放的國家,但其中當中藏著許多隱諱。由原住民族電視台製作的節目《Lima幫幫忙》以輕鬆座談的方式,和觀眾討論文化差異下對原住民的刻板印象、偏見、微歧視等議題,期望促進大眾用更多元的角度看世界,也學會尊重族群的差異性。
製作人陳文虎表示,節目雖聚焦原住民議題,但節目面對的是整個社會的觀眾。他希望觀眾看完節目後,可以跳脫漢人中心的角度看待議題本身,這樣才能對原民相關議題有更多的認識。《Lima幫幫忙》不只是做給原住民觀看的節目,也其帶非原住民的朋友來參與及收看節目。
原住民對於歧視所衍生的問題感同身受,因此節目選用外國主持人與原民主持人做搭檔,這個搭配能夠創造出更多元的視角來探索節目、討論議題。節目的選題也非常大膽地討論很多人不敢談的問題,例如同性戀、跨性別、青少年憂鬱、女性議題等等,《Lima幫幫忙》在討論這些議題時,多了一份共感的溫暖,只因歧視所帶來的傷害是無法計量的。
《Lima幫幫忙》在製作預算不多的情況下,受到許多限制,例如目前製作道具需要非常節省,而將來希望能跳脫模板、制式的節目型態,上街實驗做訪談,讓節目內容更豐富,也讓觀眾看到更多元的事件視角。製作人期望該節目能發展成適合0-99歲闔家觀賞的節目,讓除了原住民族群以外的社會大眾也能透過節目重新認識原住民族群,而不是對原住民族群貼上刻板印象的標籤,甚至歧視。
節目簡介
「Lima」在南島語系中,意旨「手」、「五」、「幫忙」;節目名稱既含有族語,亦有台灣常用厘語諧音「拜託」的詼諧含意。社會長期對族人文化誤解,文化差異下對原住民有許多刻板印象、偏見、微歧視甚至歧視而不自知。為打破對原住民的刻板印象,以促進社會對多元文化之尊重,建立族人形象與自信心。運用「社會實驗」帶出議題,當集議題之社會大眾態度,進而對刻板印象或微歧視的產生,能感受其多元意見與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