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這裡

找到優質節目

為鼓勵電視業者提升節目製播品質、提供兒少更好的觀看節目環境,同時也有鑑於台灣兒少缺乏豐富的本土影視節目,本會自民國90年起自發性地辦理「國人自製兒童及少年優質節目評選」,針對每年最新製播超過4集或一個月的兒少節目,由專家、學者、學校教師、家長、兒少閱聽眾、NGO組織⋯⋯等領域的評審小組共同進行評選作業,並針對年度最優秀之「五星獎」節目進行表揚、介紹與推薦。您可以在這裡認識並挑選適當節目,下載專屬節目表參考。

41.【影視類】台語有影-阿波羅男孩

13-15歲, 16-18歲 | 製作人:葉丹青、潘鳳珠、姚經玉
公視台語台 (2023) ‧ 2023 第23屆

節目團隊專訪—自閉症家庭的救贖 不失深度的小品

–由志工記者 謝家沁 報導

距離上一次拍攝這樣小規模的作品,是葉天倫大二參與父親《在室女》的拍攝,那時候演員不多、拍攝時長短,卻讓他有種反璞歸真的感覺。和以往一拍就是一整年的電影不同,拍攝《阿波羅男孩》只用了一個禮拜,彷彿劇組全員去參加一個小旅行一樣,但對葉天倫來說卻是個深刻的經驗。

 

葉天倫將舞台劇《星空男孩》的感動,改編後拍攝成電影《阿波羅男孩》,原先《星空男孩》的背景設定為台北都會的中產階級家庭,但葉天倫為了加強這個有自閉症成員家庭「處於社會邊緣,不為外人道的想像」,因此將電影場景修改為台北市邊緣依山而建、人口外移嚴重的水湳洞。

 

製作團隊多次冒雨拍攝,看似是選擇多雨的水湳洞作為場景的代價,殊不知這正是葉天倫所要的。他解釋說:「原本有幾個場景要回台北市區拍攝,但我不要,我就是希望這部戲全程都在下雨。」戲中唯一沒有下雨的場景是最後一幕,全家坐下來吃早餐的畫面,他說,「我們打燈做出雨過天晴的效果,對我來說就像一種救贖,人生不會永遠下雨,總會有過去(指放晴)的時候。」

 

片中早晨升起的太陽讓人聯想到《阿波羅男孩》這個片名,事實上,葉天倫當時花了不少時間琢磨這部電影名稱。原先舞台劇《星空男孩》的名稱固然好,卻不好用台語發音,也想過取用戲中哥哥一直叨念的「冥王星」,但考量由巫建和出演的哥哥,是無論身邊發生什麼事,永遠都能開開心心、充滿正能量的角色,葉天倫覺得他就是家裡的那顆太陽,那個照亮整個家庭的「阿波羅男孩」,因而以此作為新的片名。

 

這次拍攝給葉天倫全新感受:不用花費太多經費、調度大批演員,一個小而純粹的作品可以不失深度,一個小家庭不為人知的故事也能充滿力道。葉天倫說:「之後我應該會不定期拍小規模的作品,可以找幾個學生一起拍個小品,我覺得那樣的感覺很好。」事實上,他早已著手撰寫以國中小學生為主要觀眾的劇本,蓄勢待發。

節目簡介

本片故事背景設定在瑞芳的海邊小鎮,由巫建和飾演自閉哥哥,陳妤飾演警察妹妹,范瑞君演出照顧者媽媽一角,戲中展現家庭的苦樂相依與掙扎。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