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這裡

華視董事會改組應秉持公開與公共精神

華視董事會改組應秉持公開與公共精神
 
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聲明

日前公廣集團成員之一華視董事會重組,選出的新的董事,隨後選出王麟祥擔任代理總經理,我們對於華視能邀請員工擔任董事,我們樂觀其成,有助於產業民主及經驗傳承,但仍有以下疑慮。 
 
一、前兩任華視總經理產生過程為向社會徵才,公開遴選,但此次代理總經理的產生,卻由董事會逕行決定,與已建立之公開與公共之精神有所落差。我們認為即使是「代理」,選任方式也應秉持此一精神。同時,華視董事會及代理總經理應對外說明未來華視治理與發展方向。
 
二、華視新任董事鄧長富與華視文化事業基金會有官司訴訟,為利害關係人,公視基金會何以會選任擔任董事?如何能利益迴避?也必須對外公開說明。

9月10日|媒體新視界—政論節目中的名嘴產業 LIVE

節目主持人:管中祥&蔡蕙如
節目播出頻道與播出時間:FM101.7教育廣播電台,每周五晚上65-7

來賓:盧燕俐老師

公共討論比單向廣告更重要

公共討論比單向廣告更重要
媒觀對經濟部工業局刊登「全白」廣告之聲明
 
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聲明
 
經濟部工業局於9月6日在四大報刊登了「全白」的廣告,希望藉由廣告澄清與扭轉民眾對於近日石化業接連發生的事件(六輕五期的抗議事件、國光石化與白海豚事件)等負面印象,同時,工業局更預計之後將砸下約400至500萬元進行網站與宣傳手冊,告訴民眾石化業對台灣的重要性。

固然,政府對於政令宣導本有其正當性,然而當社會對某一公共議題涉及爭議,政府不該單向進行政治宣傳,而應該積極促進公共討論,尋求解決之道。並且政府必須將資訊更為公開且透明,唯有資訊公開、透明且多元的呈現時,公共的參與及討論才有可能,真正的民主才能落實。

媒觀在社大開課啦!!

歡迎各位朋友逗陣相約來上課。即日起請洽各社大辦公室報名。
 
板橋社大【地方知識:社區報導影像與紀錄:從浮洲地方學出發
講師:蔡蕙如、唐可歆、何思瑩
課程介紹:在社區大學開設社區報導實務課程,透過鏡頭與文字,使學員得以認識在地事務、在地文化、在地特色,透過技術的學習、影像美學的培養、在地公共議題的討論,讓社區民眾逐漸成立在地社區報導性社團,以促進社區交流、在地文化發展與永續保存。
上課時間:周二晚上,7:00-9:30
 
板橋社大【板橋影像紀錄社
講師:陳昆龍
課程介紹:從最簡單的相機著手,並且運用文字報導企畫與練習、週末兩次實地採訪出遊,說出我們在地的故事。
上課時間:周一晚上,7:00-9:30
 
北投社大【在北投的故事:用相機,紀錄北投大小事】

環保署應廢除環評會議採訪規定

環保署應廢除環評會議採訪規定
促進資訊公開  回歸民主精神

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聲明

環保署9月2日針對苦勞網報導「2010/08/31環保署抓鬼記四 鬼環評鬼把戲 中科三期過關!」、「2010/07/29環保署抓鬼記三 中科環評政治學:么鬼假細意」兩篇內容,認為苦勞網指名道姓刊載環評委員發言,違反環保署環評會議採訪共識規定,且錯誤不實多處。因此,要求移除兩則報導,並要求於9月3日前說明致歉,否則將不再提供苦勞網記者進行採訪。

我們認為,「資訊公開」在民主社會中是必要條件。之所以如此,乃因現今民主社會,廣土眾民,公民自身並無法親身參與每項決策,尤其當涉及到專業議題時,有時需以少數專家做出涉及到公眾利益的決策,但是這樣的程序似乎與民主原則中的多數統治與公民參與互相違背,因此,資訊公開的大原則就是一種必須且必要的過程。

8月20日︱媒體新視界—淡水社大的獨立特派員來作客

人:管中祥、蔡蕙如
賓:淡水社大「搞懂媒體做個獨立特派員」課程學員
頻道:教育電台(FM101.7全國聯播)
時間:820()下午六點五分至七點

8月13日 媒體新視界︱爺奶電視台,談台灣的老年人節目

主 持 人:管中祥、蔡蕙如
來 賓:周傳久 (公共電視地方特派員)

頻道:教育電台(FM101.7全國聯播)
時間:8月13日(五)下午六點五分至七點

日前,一部紅極一時的紀錄片「搖滾把!爺奶」記錄了加拿大的一群爺爺奶奶加入合唱團唱搖滾樂的過程。對於老年人的想像,我們往往陷入既有的刻板印象,然而,在許多漸漸邁向高齡化的國外社會當中,老年族群的電視節目,已經開始受到重視,同樣高齡化的台灣社會,究竟需要甚麼樣的電視節目,才能提供爺奶們一個優質友善的媒體環境呢?

 

公視PNN新聞議題中心製作人吳東牧演講–現場直播

「公民行動影音紀錄資料庫」除了拍攝、紀錄公民行動,也舉辦工作坊提供民眾影音紀錄的相關技能與經驗,並和「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於社區大學開 設公民影音培力課程。為了能強化攝製與報導能力,「公民行動影音紀錄資料庫」於8月11日下午三點,邀請公視PNN新聞議題中心製作人吳東牧主講「如何讓故 事說得更好」,並同步現場直播,也歡迎大家一同收看與網路討論。

中廣對「相思寮後援會」去函抗議一事的回應與處理說明

中廣新聞部針對日前中科四期停工的錯誤報導,在接獲「相思寮後援會」的抗議函之後,該記者隨即確認、瞭解錯誤所在,並連絡致歉、說明造成錯誤的原委,積極協調刪除網路上的錯誤報導。記者於隔日一早,也親自拜訪相思寮,聆聽居民的心聲,瞭解中科四期停工的真正原因和土地強制徵收的不公不義,並製作了兩篇報導:

一、相思寮後援會籲中科速開協調會,化解民怨   http://news.chinatimes.com/politics/0,5244,11050202x132010080501241,00.html

二、相思寮住戶:沒反商沒反開發 求基本生存權http://tw.money.yahoo.com/news_article/adbf/d_a_100805_22_25mcd

2010年7月捐款徵信

如同您所同意的,台灣媒體極需改革,我們除了例行性的媒體監督工作外,近年來也與許多公民團體持續合作,不僅相互支持,也期待形成更大的社會動能。但,監督媒體終究是在防弊,我們更積極思考如何使公民自主選擇、弱勢發聲,形成社會更多元、更民主的正面力量。因此,我們也不敢忽略最基礎的 媒體識讀教育工作,不論是致力於中小學的媒體識讀師資培訓與推廣,或者社區大學的紮根教育及公民記者的培養,都是我們不可懈怠的工作。

我們不敢侈言台灣媒體改革有多大的進步,但我們時時提醒自己可以更加努力。在改革力量逐步發芽的此時,您的贊助是我們推動此項工作的重要力量,也是我們必須承擔的責任。我們將秉持成立宗旨,致力促進更健康、公義、多元的傳播環境。

未來仍盼您不吝給予指教惕厲,持續支持我們!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