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dcast|第2季第11集|聊聊厭女、後女:網路讓人群的矛盾顯化了,素養的倫理思考將面對更具二面性、更含混的現象。 Ft. 政大新聞系康庭瑜老師

2023年2月初,民進黨婦女部改名「性別平等事務部」,意外引發一些反彈聲浪,有人質疑此舉是認定「台灣婦女權益已經平等」所以「要放棄婦女議題」,隨後民進黨也回應,只是希望擴大對性別平等議題的認知及倡議。

時值台灣婦女運動歷經超過半世紀的此時此刻,一方面可以思考「女性處境有多大改善?」,另一方面也可以思考:在看似更民主的網路空間中,性別議題又該如何置放?有哪些新的機會或限制嗎?

媒觀Podcast節目《逆食News》第2季第11集邀請到政大新聞系康庭瑜老師,除了聊聊「厭女現象」、「後女性主義」,也探討我們需要哪些「媒體素養」。一起來思考當代媒體文化中,面對不平等現狀的處世之道!

「性別運動的理想是:沒有人因為他生下來,被醫生宣告是什麼生理性別,就必須受到什麼樣的限制、期待,或是一些不好的或好的對待。」——政大新聞系康庭瑜老師

▌從「婦女」到「性別平等」,為什麼會引發焦慮?

康庭瑜表示,早期學術界在研究「女性受壓迫」的議題時,原先叫作「婦女研究(Women’s Studies)」,但後來就更名成「性別研究(Gender Studies)」。主因是,雖然從「婦女受壓迫」的經驗中發展出非常多理論,但漸漸的有些排除在婦女之外的人,比如說女同志、部分生理男性,也覺得這些理論很適用,所以更名是希望包容更多不同群體,而不只是狹義的婦女。

但他也表示,當時學術界在更名時,也有遇到類似這次民進黨遭遇的爭議,像是實際看臉書留言,發現其中反映出的主要焦慮是「婦女運動達到當初設定的理想了嗎?」,康庭瑜認為,從學術界的經驗來看,雖然當今已經較少以「婦女」為名的研究單位,但婦女議題並未從議程裡消失。

▌台灣婦女運動達到理想了嗎?理想是什麼?

康庭瑜直言「當然沒有」,他表示社會對人權運動或性別運動存有迷思,以為應是線性進步的,但2023年3月聯合國的報告就指出,目前仍有些地方的婦女權益正在惡化。他表示,台灣當然在「婦女健康」、「女性勞動參與率」等指標上有進步,但如果是私密照外流的「數位性暴力」議題,可能就沒有了。

他也指出,如今越來越多男性也會遇到數位性暴力的議題,特別的是「男性有自己脈絡的壓力」,比方說當社會較不願承認男性會受暴時,說出來所承受的壓力更大。

康庭瑜認為,性別運動的理想是「沒有人因為他生下來,被醫生宣告是什麼生理性別,就必須受到什麼樣的限制、期待,或是一些不好的或好的對待」,他強調,每個人都應該從生理性別中解放出來,依照他的能力和意願,做他想做的、擅長的事。

▌拉開歷史的皺褶——從「女性主義」走到「後女性主義」

傳統的「女性主義」認為,女性要抵抗男性霸權的體制,希望可以創造性別平等的環境,像是讓女性能進入職場,擁有經濟自主權。

「後女性主義」則是相對於女性主義的概念,它主張女性除了抵抗男性霸權外,更要成為行動主體,像是透過讓自己變得好看、有性吸引力,以此來「支配」男性,成為主動的一方,最常見的就是百貨公司會要「女人好好愛自己」。這招致「太消費主義」的批評,以為藉由消費就可以彌平落差,但實際上沒有解決真正的問題(如男性凝視),甚至掉入資本家陷阱,也忽略階級、年齡、城鄉等問題。

康庭瑜表示,近年許多反女性主義的人,都源自對「後女性主義」的批評,但他強調,走向「消費化」的結果固然值得批判,但追求性別平權的討論,仍要回到「女性主義」原先關切的議題上,也就是我們究竟是否成功翻轉了既有的霸權。

▌什麼是「厭女」?

康庭瑜引用《厭女的資格》一書的定義:當一位女性沒有符合傳統刻板印象時,旁邊的人會油然有一種不爽的感覺,想要教訓他,而這個想要教訓的衝動,就是厭女。比方說,傳統女性應該要提供男性溫柔關懷等陰性特質,但今天你卻咄咄逼人、甚至支配了我,當我的資格被你僭越,我就想教訓你。

例如在網路空間中,厭女就展現在「數位性暴力」上,像是因為你不跟我有性行為,你不符合「女性應該要傳宗接代」的既定期待,所以我透過偷拍、散佈私密影像來「懲罰」你。

▌酸民:只是「開個玩笑」,幹嘛那麼認真?

曾有學生表示,他上網發洩對性別關係的不滿,也沒有造成什麼具體的後果,為什麼不可以?康庭瑜解釋,這是近年很常見的「酸民」現象,學術叫作「線上不文明」,包含Flaming和Trolling,也就是表面用好笑的方式包裝,但實際上是在貶低和咒罵他人。

這類「玩笑」乍看沒有造成具體後果,但康庭瑜指出,許多證據顯示,此類言論對社會帶來非常不良的後果。以公共議題的溝通來說,研究發現比起理性表達,改用酸的、貶低的方式討論議題,會讓人更深入同溫層中,更難走向彼此、達成共識。也就是說,「酸民文化」不僅阻礙社會溝通,更有機會讓少數人「弄假成真」。

康庭瑜進一步點出,幽默經常要基於刻板印象,而刻板印象常建立在權力的不對等,所以在開玩笑與歧視兩者之間,界線可能很模糊。

▌媒體素養要在意什麼呢?

康庭瑜舉例,網路上常會看到「盆栽要剪,女人要扁」的仇恨言論,但現實上我們不會拿著麥克風說出來,所以在網路空間中,匿名性讓小眾言論跟極端言論更容易出現,同時,演算法不僅導致同溫層效應,更會因此讓人有種「以為小眾是大眾」的錯覺。

康庭瑜分析,過去媒體素養強調「批判閱聽人」,但現在閱聽人常常也是生產者,甚至比很多記者寫的文章獲得更多點閱率,因此我們應該要把檢視記者的那把尺,也拿來檢視自己,應該要自覺到「你的發洩會影響到別人、會影響到台灣社會的溝通方式」。

面對這些現象,到底應該具備什麼媒體素養有如「大哉問」,但作為學者,康庭瑜認為,他的任務就是用證據告訴大家「做什麼事,會產生什麼社會後果」,接著就端看每個人的道德決定了。

➪ 延伸閱讀》蔡宜文:致那些沒有幽默感的女人們|https://bit.ly/3pvibDf

➪ 延伸閱讀》康庭瑜:賦權及其極限?後女性主義、社群媒體與自拍|https://bit.ly/44OFxnu

➪ 完整內容,請點此收聽|https://bit.ly/41cod9S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