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橋社大|社區報導影像與紀錄|10月26日|第8堂

板橋社大|社區報導影像與紀錄|10月26日|第8堂
紀錄|何思瑩

今天課程分為兩部分,上半堂在蕙如的帶領下,大家分享對「夜巡浮洲」這堂旅程的感受和看法;而下半堂則是到隔壁班一起參與「湳仔溝周邊節點串連暨景觀再造整合規劃」的企畫案的工作坊討論。

◎ 大家對「夜巡浮洲之旅」有甚麼樣的看法呢?

可歆:
這次夜巡的幾個地點,如果是自己一個人、又是晚上的話根本不敢走,但是大家一起,就有一種探險的感覺,覺得很棒。
華僑中學教師宿舍的巷子雖然很暗,但是那樣的風格和氛圍,勾起了可歆童年的回憶,讓他覺得很有安全感。而熱鬧的台藝大校園,也讓他憶起大學的生活。
此外,比起謝金燕新歌「嗶嗶嗶」MV裡的呈現,實地的走在塗鴉地下道,反而讓可歆感受到寧靜的一面。
可歆覺得,過去自己每個星期來一次大觀國小上課、離開,和浮洲這個區域一直沒有甚麼連結,但是透過這次的夜巡,除了開始熟悉這一代的環境之外,也對照到自己過往的經驗,讓自己看浮洲的眼光開始不一樣了。

琳惠:
小學老師的生活圈其實很小,除了學生就是家人,但這次能跟來自不同領域、不同背景的朋友走在巷子裡,琳惠覺得很奇妙、很開心。
琳惠說,看著華僑中學教師宿舍的巷子,好像是一種時代的印記,會讓他開始想像先生從小在板橋生長的環境樣貌。而隔著一條巷子,一邊是寂寥的店家,一邊是不斷有新建築出現、充滿活力光亮的台藝大,這樣的對比,讓琳惠很有感觸。

美蓉:
美蓉很高興有這個機會和大家一起夜巡浮洲,有一種打開眼睛的感覺。雖然在大觀國小教書已經十幾年了,但是心裡一直覺得自己是新竹人,也因為工作的繁忙而缺少和浮洲地區的互動。
延伸琳惠的觀察,因為美蓉有許多學生就住在後街,因此感觸更加深刻。走在後街,美蓉覺得它很獨特,沒有7-11,但是卻有芬芳這樣的小雜貨店,有回收站、有老舊的屋舍工廠、有精緻裝潢的餐廳,讓美蓉開始去思考住在這裡的人們,穿插了各種型態的生活方式在過日子。而在台藝大,美蓉看到新舊建築,更讓他覺得,現在很快就會變成過去式。

晨瑋
在浮洲長大的晨瑋覺得這裡已經「變了」。他常常會想原先住在力行新村的人們到哪去了?晨瑋不太喜歡地下道的塗鴉,因為感覺很亂。而他知道在爸爸那年代的浮州其實都是稻田,他很嚮往那樣的感覺。

◎ 下半堂課我們到隔壁班旁聽。隔壁班的同學是用繪畫的方式,來表現他們觀察到的浮洲景象。有紙廠簡易公園、林家花園、林蔭大道、浮洲車站等等。讓我印象深刻的有幾個:

--有一個畫紙廠簡易公園得媽媽說,他不是這裡人,所以很容易用「好不好看」來檢視一個地方,但是他相信如果今天自己就是居民,重視的點一定會不同。

我想,這就是為什麼我們需要在地觀點的原因。也是為什麼像「湳仔溝周邊節點串連暨景觀再造整合規劃」這樣由外來者做規劃的案子會需要成立工作坊,和當地居民做溝通與交流。

--有一個媽媽,他非常喜歡他住的地方(大觀路28巷),因此將這條路上的每一家店都畫下來。

這讓我想到美蓉提到的,很多的「現在」都會變成「過去」。那麼我們可以用甚麼樣的方式來為現在留下紀錄、或是珍藏我們的感動呢?

◎ 接下來我們會有兩堂課讓大家練習人物訪問的技巧,基本上就是在課堂,讓大家互相訪問同學為主。而在之後,我們也會實際到南雅夜市,練習採訪。
 

分類: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