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這裡

加強媒體素養 建構孩子價值觀

【記者胡慕情台北報導】媒體識讀計畫對於偏鄉的孩子而言,不僅 是懂得解讀媒體而已,更能讓政府過去投入的「降低數位落差」計畫獲得實際效用,降低「被電視養大」的機會。

嘉義縣鹿草鄉碧潭國小是一所偏鄉小學,校內學生多為隔代教養以及新移民家庭。校長邱文嵐說,一年前,得知有教育部的媒體素養教育計畫時,曾思索要不要參 加?「我們學校這麼小,做得起來嗎?」她認為,城鄉落差大,孩子放課回家就只有電視或網路相陪,不加強媒體素養恐有偏差;毅然投入後曾資源中斷,「無論有 錢沒錢,我想都應該做下去!」

邱文嵐表示,當前媒體充斥過多不良訊息,孩子因社經背景地位低,又多隔代教養,回到家幾乎天天跟著祖父母看電視,價值觀多少會受影響。為了重新建構孩子價 值觀,申請了媒體素養教育計畫,希望孩子能理解媒體產製過程、理解媒體可能帶來的傷害,藉由媒體的技術學習,拉近和社區與祖父母的關係。

在中正大學傳播學系助理教授管中祥的協助下,碧潭國小的學生學會如何辨別置入性行銷,以及媒體經常對精神病的負面歧視報導,透過拍攝校內特色「車鼓舞」、 製作廣播劇以培養紀錄與傳播技巧。

今年,邱文嵐打算讓孩子深化探討議題的能力,將針對多元文化製作報紙,也要帶領社區的阿公阿嬤玩相機。管中祥表示,今年會進一步深化老人與新移民的議題, 也會特別介紹專門為新移民出版的《四方報》。

碧潭國小身為特色中心,邱文嵐規劃策略聯盟策略,未來可望分享教案與策略。由於國小教師的傳播技能訓練並不充足,邱文嵐建議教育部,多提供經費給予區域鄰 近大學,以「大手牽小手」的方式,強化教師專業技能,並規劃長期計畫,以期深化。

教育部國教司科長呂虹霖為難表示,經費部分恐怕無法增加,希望各特色中心見諒,長期計畫也牽涉經費問題,能否辦第3年,他不能承諾,但將盡力爭取。呂虹霖 希望藉由今年跨校及全縣教師強力增能,以及教師投入媒體訊息關注,能讓青年學子勇於挑戰對媒體的依賴與價值觀的形塑、落實媒體教育推廣。

(本文轉貼自台灣立報

相關工作項目: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