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這裡

[立報]融合生命教育 兒童節目文字化

【記者陳朝政台北報導】「怡如為了幫忙媽媽,每天清晨4點就起床,天都還沒亮……。」11歲的怡如原本住在台中,921後家裡毀了,搬來台北,媽媽為了清償債務,兼了4份工作。原本怡如的故事被紀錄在大愛電視台的「地球的孩子」節目中,如今透過兒童文學作家的手,變成文字出版。

「地球的孩子」製作人張美娟笑著表示,在大愛電視台要做兒童節目很難,慈濟創辦人證嚴上人曾給過兩個方向,其中一個就是「以生命啟發生命」。「地球的孩子」做了兩年,總共1百多集,「但每次做完節目都有一種『虛幻』的感覺。」她說,播完之後就像一陣風,而人們都說要做「生命教育」,教材、教案在哪裡?

為了讓「生命教育」更加融入孩子的生活中,慈濟人文志業中心與康軒文教事業,趁著慈濟40週年,選了30則「地球的孩子」中的故事,邀請5位兒童文學作家,寫成5本童書,作者之一、北市明德國小校長林玫伶說,為了將「影像」內容寫成「文字」故事,作者們都花了好一番功夫。

林玫伶表示,文字不同於影像,影像往往是「過目即忘」,但文字透過抽象符號能在腦海中留下印象,並且能夠獲得比較深刻的感動。此外,影像需要設備,「但是書本窮人也能帶著走」。

作者們從1百多集故事中,各自挑選想寫的故事後,再依著影片的內容撰寫成適合孩子閱讀的故事,「但是節目內容是片段的紀錄,而且沒有劇情。」林玫伶說,這點對作者們是很大的挑戰,她們必須想辦法填補起中間的「空白」。

《男孩不哭》的作者鄒敦怜便提到,當她在寫台東台#22338;國小體操隊的故事時,特地上網搜尋有關體操隊的歷史與得獎經歷,「所以節目裡雖然只有他們練習的過程,但是我在故事的開頭從他們獲獎開始寫起」。林玫伶說,她們有點記敘、抒情並用地寫,並透過自己的經驗推測孩子在當時會說些什麼,父母、師長又會說些什麼,「有些虛構,但不會超出合理的範圍」。

慈濟人文志業中心總編輯李烈堂表示,文化的工作需要眾人的努力,而證嚴上人一直很關心孩子的「生活教育」,如今與康軒合作出版5本童書與DVD,配合一本親師手冊,他希望,這套書能成為孩子們的生命教育教材。

為了推廣這套書的訊息,康軒也已捐贈1百套給1百所學校,並從今天開始在這百校進行「快樂心希望」說故事活動,透過作者及說故事、偶劇表演團體,與更多小朋友分享這些勵志故事,而民眾若願意參與捐書,只要指定要捐給哪所學校,康軒將代為支付一半的費用。

(本文轉載自台灣立報)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