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這裡

對公廣集團新聞整合的願景與建議

作為深深認同公共價值的第一線員工,我們樂見公視與華視新聞部,透過資源整合與共享,一方面讓華視新聞走出商業窠臼,帶進更多公共思維;另一方面也讓公視新聞注入民營化的活力,攜手提升公廣集團新聞品質與影響力。最近,我們整合了新聞部多位同事專業意見後,提出以下呼籲與建議:
※置入性行銷問題應儘速解決,以正視聽

我們深知公廣集團整合,華視新聞必須兼顧商業營收與公共價值,在台灣是個前所未有的試驗與考驗,我們籲請公廣集團決策者,在華視新聞轉型時刻,勿以「收視率」、「收入虧盈」作為唯一檢驗標準,而應該確保華視新聞在服膺公視法精神與公共利益前提下,走對的路,然後在對的路上求品質的提升。

我們深知唯有徹底避免新聞置入性行銷,公廣集團新聞的公信力與獨立自主,才可能站穩第一#27497;。華視新聞現仍存在的置入性行銷合約,是公廣集團成立前的舊問題,必須實事求是盡快解決;同時,我們也籲請公廣集團決策者,儘快透過實際行動或公開宣示,告訴全國觀眾:華視新聞不做置入性行銷,公共利益擺中間。如此,必能贏得來自民眾與第一線員工的認同。

※應設法挹注華視財源,讓華視新聞專心拼公共

我們深知當華視新聞在朝向公共化轉型時期,收視率與廣告營收短期內未必成正比,有可能因為同觀眾長期收視習慣與品味有落差,面臨收視率與廣告下滑窘境。我們籲請公廣集團決策者,從財源面給予華視新聞部足夠支援,減輕華視新聞部同仁的商業壓力,專心拼公共。例如,比照公視模式,爭取來自政府的經費補助;或者考慮短期內,透過變通方式,適當挹注公視資源給華視兄弟台。只要目標正確、立意良好,我們相信必能得到民意與員工的支持。

※應納入制度性設計,確保公、華視新聞部同仁順利整合

我們深知公廣集團新聞的整合與提升,只有一次契機,在公、華視新聞部如火如荼整合的此刻,我們希望納入更多制度面的設計,來協助兩邊的同仁順利過渡,減少不必要的陣痛。包括:透過密集的教育訓練與經驗分享,來凝聚雙方主管與第一線同仁對「公共價值」的信念;常設一監督機制,引入外部專業意見,對公廣集團新聞提出定期觀察與超然建議。同時,也應儘速建立公、華視員工一體適用的內部申訴機制,作為守護專業自主的安全閥。

※另一種想像:將華視新聞部員工納入公視法保障

我們也深知,就算華視新聞部不做置入性行銷,但是面對來自業務部門或公關等壓力,仍有可能使華視新聞內容傾向過度商業化,忽略了對公共價值的追求。我們認為正本清源之道,應該從結構面擺正,爭取讓華視新聞部同仁比照公視新聞部同仁,受到公視法保障,讓大家在同樣的勞動條件基礎上,做出好新聞。(2006/5/19)

(本文作者為公視新聞部陳信聰 蘇啟禎 林國煌 呂東熹 )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