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這裡

【2006春媒觀志工團活動】三:族群再現

BY 蕙如

[b]迷思分析手段[/b]

John Fiske分析1976年《觀察者報》(Observer Review)的一張新聞圖片(被剪裁成警察與年輕黑人之間的衝突。)對黑人的迷思:一是關於「黑人」;另一個是「充滿叛逆的青年」解釋:我們(us)的力量(正義)正在對抗來自無政府主義、反社會的他們(them)。背景是黑人社區(在開放民主的白人城市)。

迷思的作用就是為社會強勢階級利益服務,上述的種族迷思正充分為白人利益服務。白人不必承認是他們的歷史與優越地位造成照片裡的痛苦與失序,迷思把問題焦點和解決方法誤導集中在黑人身上。

結論:分析迷思是具有社會意義和政治意義的行動。「意義」絕非純來自文本,它和社會、政治是永遠分不開的。

系譜軸分析:利用換碼測驗(the commutation test),更換毗鄰軸中的一個元素,然後評估整個毗鄰軸的意義是否因此改變。

[b]2005年11月巴黎暴動[/b]

巴黎暴動在一般媒體的報導當中,雖然提到「北非裔回教徒因為種族歧視」而有暴動的行為但是在眾多報導的脈絡裡,這群北非裔移民幾乎沒有發聲,報導大多指陳他們「宣稱」或「聲稱」,報導的主體發聲者大多是受害的民眾、維持秩序的政府。

可以用「迷思」來分析事件中所隱藏的意識型態。

批判的聲浪提到,多數報導都忽略「種族歧視」與「貧民窟及外來移民者的高失業率(40%)」而總是提到「卅年來最嚴重的暴動」、「暴動的擴散」、「巴黎市中心都無法倖免」。

[b]回到台灣的脈絡-原住民的媒體再現[/b]

倪炎元:從「山胞」到「原住民」

在倪一文的結論,說到媒體在「山胞」用語轉變成「於住民」,「污名化」的現象會因此減少,地位也因此提升。但是在當今的媒體再現當中,仍缺乏對於原住民族的瞭解,常常淪為一種「溫情模式」、「觀光化」、「人情趣味」、「弱勢地位的爭議」、「犯罪污名化」等主題的呈現,或許在某種層面上呈現出現實的經濟等問題,但僅限於描述層面而已。

有關「喝酒文化」與祭典的關係

在漢人社會對於喝酒的污名化投射在原住民的喝酒文化當中,被誤解為「具有豪飲的基因」、「無力追求社經地位的借酒澆愁」等,卻忽略「酒」在原住民文化當中的神聖性,一旦將原住民社會習慣納入和人社會當中,主流漢人便以自己的標準去看待其他文化,加以分化、歸類、收編。

[b]外籍配偶的媒體再現[/b]

在夏曉娟老師的《流離尋岸》中,提到在全球資本主義體系下,第三世界的女性是以婚姻最為一種晉升的方式。而非單單台灣-東南亞國家之間的關係,歐美國家長久以來也以一種「目錄新娘」、「郵購情人」的方式進口俄羅斯、中國等地的女性。這樣的方式不僅物化女性也將之污名化。

台灣外籍配偶的污名化

台灣男性 + 外籍配偶

本身一定有什麼問題被描述成飽受貧困、待價而沽的受害者或拜金的吸血鬼
本國婚姻的失敗者
到台灣完全為了撈錢
社會所不欲且道德所不堪者 「低劣的他者」
「社會問題」的製造者

夏曉娟的分析
台灣男性 + 「外籍新娘」
決定於自己身有殘疾而雙親需要照顧 為了支撐家人的經濟來源
為了家族名聲
母國政局的不穩定
為了傳宗接代等家族式的力量
擺脫印尼一夫多妻制與男人的不負責任

官方、媒體建構:個人主義式的婚姻動機

夏曉娟老師:集體主義式的交換而非個人主義取向,婚姻中的兩造行動者都表示若不是為了家人,不會選擇跨國婚姻這條路,他們的婚姻在某種程度是犧牲自我利益,成就家人的表現,並非媒體所建構出個人主義式的自利因素。

[b]結論-分析的輕重[/b]

如何貼近觀察的主體,才有可能詳盡的分析,而非空泛憑空想像。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