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這裡

《中時》與《自由》荒謬惡鬥

預定三月初釋出官股的台視,傳出官方屬意而可能由《自由時報》入主的消息。若此事成真,加上去年初國民黨將中視經營權轉賣給《中國時報》,台灣三家商營電視台當中,就有兩家由報團所掌控。這不但將代表跨媒體壟斷時代的來臨,更殘酷地摧毀了國人希望「黨政軍退出三台政策」帶來媒體民主化的契機。

NCC必須主動執法 要讓無線電視能服務觀眾權益與發揮民主功能,就不能前門送走黨政軍,後門迎來跨媒體財團。因此我們呼籲,一方面,主導台視釋股的行政院釋股小組與新聞局,應落實廣電法規中限制報紙與無線電視跨媒體壟斷的立法精神,勿讓財團取得台視經營權;另一方面,主管廣電事業的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須積極主動執法,並就當前法律疏漏之處提出有效修法方案,以防止包括台視、中視、乃至中廣落入跨媒體財團手中。

由黨政勢力控制的老三台,其表現一直受到國人詬病,立法院於2003年底修正《廣電法》,規定政黨與政府不得投資與經營廣播電視,並要求既有黨政持股限期退出,無線電視民主化才往前一步。但是,掌握中視經營權的國民黨營事業,卻把股權轉賣給被認為政治言論「偏藍」的《中國時報》。《中時》以余建新所投資設立的榮麗投資公司接手中視股權,以規避廣電法令中「防跨媒體壟斷」規定。惑於這種國內業者習以為常的轉投資與大鑽法律縫隙的手法,主管的NCC在去年三月間的決議中幾乎是雙手一攤,做成「在形式外觀上雖無違反現行廣電法令,但此議題深值委員會未來加以重視」的特殊決議。眾人皆知中視已變成中時集團成員,NCC卻無法可辦、無力可管?主管機關消極行事令人興嘆。

壟斷恐成一言堂

因為主管機關如此無能為力,也難怪中視轉手風波剛過,台視股權爭議又起。三月間將進行公開標售程序的台視,雖然尚未確定最後買家,但行政院有意引入被認為政治言論「偏綠」的《自由時報》的傳聞,卻始終未曾間斷。一旦這個跨媒體集團形成,當前黨派媒體互擁其主、相互砍殺的非理性報導與評論,情況恐將更為惡化。遠的不說,近月來,《中國時報》與《自由時報》彼此攻訐,而以大篇幅的報導空間來攻擊對方、而非專注公共事務理性討論的作法,未來若延燒至中視與台視的新聞與節目,並不是觀眾之福。

跨媒體壟斷的形成,勢必造成比政治控制更可怕的一言堂現象。經濟學家克魯曼(Paul Krugman)也認為,如果人民的資訊來源被少數財團所壟斷,將對民主發展帶來災難。因此,面對跨媒體巨獸逐漸現形,NCC須拿出有效對策,而非自我侷限於法規、遭財團玩弄股掌之間。主導釋股的行政院,更應謹記過去反對運動的民主媒體理念,在台視釋股過程不能為一黨之私而開門揖盜、引入既有媒體財團勢力,否則將傷害全民利益。

(劉昌德為中正大學傳播系助理教授、洪貞玲為台灣大學新聞所助理教授,兩人皆為媒改社執委 )

[size=medium][color=660000]更多的內容,請參閱:[/color][/size]

[url=https://www.mediawatch.org.tw/modules/news/article.php?storyid=641]1.新聞局的回應[/url]

[url=https://www.mediawatch.org.tw/modules/news/article.php?storyid=634]2.新、舊廣電主管機關「超級比一比」!NCC 與新聞局一樣不及格![/url]

[url=https://www.mediawatch.org.tw/modules/news/article.php?storyid=633]3.「NCC、新聞局超級比一比記者會」採訪通知[/url]

[url=https://www.mediawatch.org.tw/modules/news/article.php?storyid=630]4.新聞局,為什麼不作事![/url]

[url=https://www.mediawatch.org.tw/modules/news/article.php?storyid=639]5.別人前進 台灣倒退 [/url]

[url=https://www.mediawatch.org.tw/modules/news/article.php?storyid=640]6.《中時》與《自由》荒謬惡鬥[/url]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