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這裡

首富新聞 別只談八卦

中國時報  2007.05.26

蔡蕙如/北市(新聞所研究生、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組織發展部主任)

一直以來,「科技」大老郭台銘一直是新聞版面上發燒話題,這些各式各樣的「形象」其實都是媒體所塑造出來的,今天連他女兒出閣也變成一整天下來每一節電視新聞的「深度追蹤報導」,不管是婚禮形式、菜單名稱價位、豪宅嫁妝,甚至賓客名單都變成了新聞的焦點,這些「關心」郭台銘的方式,是否淪為一種「錦上添花」的讚嘆呢?

雖然名人佚事與八卦是媒體獲取財源的方式之一,但是這種新聞價值與本質逐漸退守的形況下,花邊新聞已經取代真正的新聞,小報新聞模式的市場力侵蝕了媒體作為一種「公器」的責任,也忽略了將這類新聞放在「頭條」或是「財經版」的意義其實是模糊不清,同時也打破了「公」與「私」領域之間的界線。 郭台銘不只是名人,並且在科技業中占有一定份量的角色,這種牽動政治經濟關係的重要人物,除了以花邊緋聞、時代巨人或是科技巨豪的方式呈現之外,應該更深層地反思與呈現這一號重量級的人物會如何影響台灣的政治經濟,其中錯綜複雜的政經關係,或許是我們更可去關心的。

當前的台灣媒體,對於類似的名人新聞報導,除了膚淺的流言蜚語,就算深掘也僅限於私領域中的男女情事,這種媒體的「集體浪費」,就像是已逝的法國社會學家Bourdieu在《論電視》中提到的:「當前的電視新聞最喜歡播報『慢車』新聞,這種新聞就是一種無害、沒有任何營養成分的方式出現,用之即棄。但是對我們卻沒有任何一絲一毫的幫助。」的確,我們必須避免這輛「煞車失靈」的「慢車」駛向絕境。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