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CC組織法修正案近日由於朝野黨團未達成共識,而現任委員曾宣佈將於明年初集體總辭,於是明年將面臨空轉危機。面對如此的狀況,各新聞媒體皆將重點聚焦於媒體產業及技術審核等經濟層面上。筆者則認為,若NCC呈現空窗狀態,則傷害最深的莫過於是有線電視數位化的推動。台灣有線電視由過往非法的第四台,逐步經過合法化、整併,頻道定頻等等過程,現在每個月數百元的收視費即可看到100多個頻道。但對於收視者而言,卻無法感到任何的改變。以媒體識讀的觀點,我們始終希望閱聽人不僅是在需要休閒時打開電視,讓聲光流過眼底、耳際;理想的狀態應能夠自主的選擇自己想看、要看些什麼,以及判斷何者為優、何者為劣。
然而,儘管收視人能夠自主的選擇好節目與頻道,但也經常由於過於繁忙的日常生活,沒辦法在播出的時段收視。從另一個角度言之,目前有線電視這種「全都給、吃到飽」的收費邏輯,使得各頻道間的優劣與淘汰,無法回到收視者的手中。過往傳播學者曾多次呼籲推動頻道配套收費與隨選視訊(VOD, Video on Demand)等等措施,但由於所需之成本龐大以及系統業者的抵制,於是難以推行。NCC自掛牌運作以來,有線電視數位化便是主要推動的政策,預計以七年的時間完成全台的數位化。一旦開始推行,過去的理想措施都可因而實現。
新的技術與系統,或許可以協助我們看到自己想看的好節目,也可以拒絕付費給那些自己不喜好的頻道。但是並不是說有線電視數位化能如同萬靈丹一般一夕改變台灣既有的媒體問題,作為一個自主的閱聽人,在當下,就已經有了許多簡易的實踐方式與選擇,讓我們馴服家中的電視,使其更符合我們理想中的收視環境。
隨著科技的進步,目前的電視多數有著家長管理系統以及自訂頻道功能,可供收視者隱藏或跳過不適合家中兒童收看以及自己不想看的頻道。當我們已經習慣於在百餘台間尋找節目之時,或許要我們選擇想看哪些頻道是困難的;但相對言之,以消去的方法,選擇不看哪些頻道是容易的。打開電視,花些許的時間調整設定,以簡易的實踐確認自己的收視品味。花不了多少力氣,卻能獲得更符合自己需要的收視環境。
又由於寬頻網路的速度提昇與普及,網路電視(IPTV)成為了有線電視之外的另一個選項。頻道的數量上固然不如有線電視一般多,但是若您府上已經有寬頻網路的連線,就目前的費率而言視遠低於有線電視的。除此之外,網路電視高度的互動性使隨選視訊(VOD)得以實現,你可以直接購買自己想看的電影、影集與節目,在限定的期間內不限次數觀賞;未來也有可能提供高畫質(HD)等級的節目。但目前因為技術上的限制,僅能提供一台電視收看,不過對許多的小家庭而言,是值得考慮的選擇。
3C產品的跨界與整合也提供了別的選擇,例如在國外推行已久的硬碟錄影機Tivo,便整合了有線電視頻道表與錄影功能,讓你可以選擇想看的節目錄下,在有空的時間觀賞。不久的將來,我們也可能透過網路購買影集、電影,再透過無線網路於電視上觀賞;或許透過遊樂器收看網路電視......在資訊產品與服務日新月異的現在,有線電視不是唯一的一條路。
當然,我們樂見NCC能夠持續推動有線電視數位化的工作,畢竟台灣所有的電視收視戶中,有線電視佔其中的六成。不過在此同時,身為一個自主的閱聽人,仍需要知道我們有著些什麼其他的選擇,以及如何透過一己之身的實踐去改變自己的收視方式且確定自己的喜好。關上電視也許過於消極,等待數位有線電視的來臨或許被動,現時刻,您就能積極主動地馴服家中的電視,尋找到自己所好的好內容。
(本文作者董福興為知名部落客、媒觀駐站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