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下了這個題目,但是我並沒有什麼正面或負面的感受,只是想描述一個景觀。
首先要感謝國防部,感謝納稅人,我所屬的單位(我在當兵)前兩個月有了大改變。除了每間寢室都裝上了我在退伍之前都用不到的冷氣以外,每一間大樓的中山室跟餐廳還分別裝上了三台42吋的液晶電視,是的,是一間三台,總共十二台...讓我看得很爽。在此先不討論國防部或是後備司令部為何如此慷納稅人之凱,反正就算給每位國軍弟兄都發一台液晶電視的總價也都比不上臺灣外購一台過時軍艦或是老舊柴油潛艇的十分之一來得昂貴,所以到底值不值得,應不應該,就留給其他高手去討論。我想談的是過去這一年來,我所接觸到的另一種媒體景觀。
入伍之前已經很少看電視的我,入伍之後為了填補資訊饑渴的無底洞,可以說是逮到時間就搶報紙、開電視來看,而幾乎完全不看電視新聞的習慣也馬上打破,在軍中被逆轉成一開電視就是看新聞,看臺灣著名的二十四小時有線電視糟糕雜碎新聞台,快樂又矛盾地在五十幾台轉來轉去。許多短暫的、零散的休息時間就這樣渡過了(儘管如此,還是可以在一次的短暫休息中在電視上看見好幾則重覆的獨家)。
不只是我,所有人都這樣。焦慮饑渴的程度都差不多,有不少人甚至病情比我還嚴重。而在這些人裡頭,絕大多數年紀都比我小,二十歲出頭的人佔絕大多數。有時候就算我想伸手出去轉個台,也會感受到背後的壓力不斷傳來,彷彿在告訴我,看新聞吧,看新聞吧∼∼而即使我真的轉了台,過不久大家就會聚集到另一台電視前面,再次對著新聞台目不轉睛。如果收視率能調查到軍中,新聞台的收視率大概可以加個1趴吧。
不過大部分的時間,我們是沒有新聞可看的,沒有報紙(傳令沒拿出來),沒有電視(忙到根本沒有休息時間),最多就是趁著站安官的時候看一下貼在中廊的忠愛報,上頭那些無聊至極的新聞,陪伴我渡過了好多炎熱或寒冷的夜晚。我幾乎可以把上一週哪個指揮部的指揮官到哪裡視察了什麼,說了什麼都背起來,一方面是因為每個指揮官講的東西都是複製貼上,另一方面是因為我實在沒有別的東西可看,於是就把這些窮極無聊的報導跟宣言重覆看了幾百次....週週如此。
跟忠愛報居於同樣地位,擁有同樣無聊內容,但是以月刊型態出現的就是奮鬥,這是一本薄薄的小雜誌,它的特色就是...我想一想...應該是內附的免費手機兌換卷吧!除此之外,他就是一本青年日報加上忠愛報的月刊版,但由於他輕薄短小的外型,因此非常容易被忘記在安官桌上,然後變成每位夜哨安官抗睡虫的武器之一...不過或者也可能是睡蟲的間諜也說不定。搭配莒光夜跟莒光日使用效果加倍!
這樣就不得不提莒光園地了。這個節目就算不是軍人也都知道(應該吧),這是一個在當兵之前看見會馬上轉台,當兵之後卻固定收視的有趣節目;老實說,看了將近一整年的莒光園地,我發現它遠比我想像中好看多了。目前的莒光園地節目構造很簡單,首先是精神答數,之後接著主題曲,然後就會有兩位主持人(通常是一男一女,軍官上尉階級),以中國央視主播般的嚴謹咬字開始一搭一唱。兩名主持人除了口齒清晰以外,上鏡頭也是重點,所以如果要找正妹軍官,其實看莒光園地最準,最多。
接下來的新聞剪影就是一則接一則的軍聞社新聞。跟青年日報的厲害程度差不多,都是那種如果只看它而不看其他媒體的話會讓你以為臺灣國軍具有打敗超級賽亞人實力的報導,非常有意思....尤其是當同一則新聞在有線電視新聞台也有報導的情況下....這個等下再講。
除了新聞剪影之外,莒光園地的單元非常多元,有美國軍武介紹、臺灣民俗文化導覽、軍歌歷史教唱,當作一般節目來看也不差,而且會刻意找漂亮的女明星來拍單元劇或當外景主持人;伊林的模特兒(陳思琁、姚采穎....)最常出現在單元劇裡,身材好穿得辣,而且演技真的不錯,就算有時候劇情真的很無厘頭,我們還是看的很爽;很多單元劇拍的還頗具質感,有人生劇展的味道,說教意味低,但是很有效果。倒是也擔綱過某集主角的蔡依林,穿著軍便服,包的又太緊,演戲也不投入,簡直比買潛艦還浪費錢啊!
除此之外,還有很多相關的國防刊物,放在書報架上林林總總,有時看外表還真分辨不出來差別在哪,更慘的是,就算看了內容我還是不知道差別在哪。這種媒體與媒體之間沒有差別的感覺,跟不斷互相搞假獨家真老梗的其他"自由地區媒體"其實很像。
軍人的身份讓我們在營區裡頭看新聞的時候會特別注意跟軍隊有關的新聞,絕大多數是醜聞,不外乎憲兵強暴高中女生、現役軍人搞轟趴、國安局上校是色狼、海巡怠忽職守、新兵沒戰力、新兵跟班長要抱抱、空軍演習失誤、國防部長回應立委支支吾吾之類的....正面的新聞真的很少,勉強要算是正面的話,大概只有女軍官正妹自拍上網、跟另外一名女軍官正妹自拍上另外一個網吧,總而言之,國軍在臺灣媒體上頭大概就是這樣呈現。我雖然不喜歡國家、更不喜歡軍隊,但是也極難認同媒體的偏頗。
說來說去,還沒說到網路,這是因為對軍人來說,網路有如洪水猛獸。如果傳統媒體是偏頗負面報導製造者的話,網路就是自找麻煩兼話題提供者了。除了不斷耳提面命的保防教育、資安宣導以外,我們還得簽切結書,保證絕不將任何相關在軍中獲得的資訊放上網,也就是我現在正在做的事。只要一張誇張一點的照片、一段看起來有點問題的文字,就很有可能變成明天主流媒體的輪播頭條跟政論節目的火熱標題。雖然國防部從上到下都在談、宣導全民國防,辦很多活動讓民眾參與,但是可能只要一天的新聞轟炸就抵消了。
總而言之,軍人愛看新聞,新聞卻不太愛軍人。
(本文作者鄭國威為媒觀駐站作家,知名部落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