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這裡

新聞局的處女秀

五月二十日,新政府走馬上任,許多人對馬政府充滿期待,但實際上則是人民檢驗新團隊的開始。五月二十一日,馬英九舉行上任後的第一場國際記者會,新任新聞局長史亞平也正式登場亮相,以流利的英文主持記者會,媒體稱史亞平是這場國際記者會的最佳女主角。這是史亞平的處女秀,媒體的對她的報導角度不再只侷限剛出場時的「亮麗清秀的外表,讓人驚艷」的外在形像,但仍脫離不了「台灣政府門面最美麗的化妝師」的表面說法。

依據慣例,總統府記者會主持人工作,幾乎是由總統府括總統府秘書長、副秘書長,或者公共事務室主任等官員擔任。不過,從史亞平的背景來看,此次國際記者會由新聞局長擔任,雖未必符合慣例,卻也不讓人意外。

史 亞平出身外交系統,當過禮賓司副司長及澳洲副代表、外交部非政府國際組織委員會副主委,這樣的經歷和八年前的國民黨執政時期,歷任新聞局長的背景十分相 似。八年之前,除了新聞局長趙怡出身媒體,其它不論是宋楚瑜、張京育、邵玉銘、胡志強、蘇起、程建人、李大維、錢復、丁懋時、魏景蒙等大多和外交事務�系 統脫離不了關係。會有這樣的現象主要是當時的新聞局除了是媒體管理者外,更重要的是政府發言人。事實上,新聞局的工作還不僅止於此,研考、大陸事務、媒體 輔導都屬於新聞局的業務,而這樣的矛盾、模糊的身份至今沒有多大的改變。

史亞平的出任,意味著新聞局回到八年前的國民黨時代,這反應了政府發言人的角色遠遠超過媒體產業輔導者的工作,新聞局的角色仍然模糊與矛盾,過去八年民進黨口口聲聲的政府組織再造並未完成。

不論是美麗的外在,或者流利的英文,我們依然無法從媒體報導中了解新任局長對新聞局業務的了解程度,更不清楚她對振興本地文化影視產業、公廣集團的發展與公視法修法、媒體數位化政策到底有多少了解?究竟有什麼樣的政策規劃?

NCC 雖然成立負責監理業務,但新聞局仍設有「電影事業處」、「出版事業處」、「廣播電視處」主管影視產業及廣電文化的輔導工作。有趣的是,馬英九已經上任,至 今卻仍未提出具體的傳播政策,而對於身負影視文化職責的新聞局仍是舊思維的規劃。馬政府需要重新調整新聞局目前的模糊定位,但在此之前,仍需在文化政策的 架構下,提出明確的傳播政策,而新聞局長恐怕得更努力用實際的政績擺脫外界關切的花瓶形象。

(本文作者管中祥為媒觀駐站作家,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董事長)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