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 07.24 中國時報刊出南方朔文章:[url=http://news.chinatimes.com/Chinatimes/newslist/newslist-content/0,3546,110514%2B112006072400229,00.html]為甚麼他們喜歡玩大便?[/url] 這篇回應在7.25登出。以下重貼的是未經中時論壇編輯的原稿。感謝回應。其實,對待精神分析,我們其實要知道它原先是被發明來幫助人,而不是罵人的,這樣就夠了。文章伊使雖然沒有明說意圖,但是所佈局的處處營壘,卻已暗示這篇文章的攻擊性。 第二段中,作者提出他所讀過的理論,污名化了「瘋子」。先撇開歧視不談,精神分析其實探究的不是玩大便的瘋子,而是玩大便的正常人,意即我們每個人潛意識裡都有自戀跟自卑,每個人都會有把玩自己穢物的情結。
「理論」的最後,作者說「 我們別以為即是沒有意義的瘋,而是他在自身幽黯王國裡對他自我主體所做的保衛工程」,更說到了重點,玩大便的行為,源自於我們之所以會羞慚、會有卑賤感,屬於道德的超我系統,這是再正常也不過的事。精神分析客體學派裡,有個重點是「投射認同」,意即我們的好惡都由自我內容的吞吐所決定,如果作者心裡沒有這些穢物,如何有辦法這樣頤指氣使?
精神分析在社會評論當中已經蔚為一股潮流,但是當前流行的多屬於去脈絡的討論,把一些各家各言各自鍾愛的病名,拿來四處投射,然後利用艱深難澀的語言去標舉自己論調的科學、中立,實際上卻無法掩飾這個客觀「包裝」實質上穿鑿的「武裝」意義。除此之外,這篇文章的「目的先行」,其實不論手段精劣與否,其實相當不負責任,更顯自己清高裡的傲慢偏頗。
作者被喻為國內的思想大師,既然正視了玩大便的嚴肅意義,最後縱然只是為了數落他看不過的政黨遊戲,態度之粗暴,不僅先前把精神病患污名化,最後在總結中連這個「嚴肅意義」都被他二度污名、黑函,除了自摑耳光之外,不也褻瀆了精神分析?
(本文作者[url=http://blog.yam.com/metamorphosis]吳易叡[/url]為英國精神分析中心研究生)
相關文章:[url=https://www.mediawatch.org.tw/modules/news/article.php?storyid=445]請看這裡[/url],以及[url=http://blog.yam.com/lihyunfield/archives/1931926.html#comments]這裡[/ur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