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這裡

[苦勞報導]原民台當務之急:建立完善體制

■苦勞報導2006/09/24

  昨天(9月23日)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和台灣原住民族學學院促進會舉辦了一場「原住民族與公廣集團的對話」座談會,主要是針對近來公廣原民台台長的資格問題,以及明年將納入公廣集團的原住民族電視台如何運作的問題提出討論,由於時間太過倉卒,未能深入討論,大家僅在散會前達到初步共識,認為建立一個讓原住民族電視台妥善運作的完善體制是大家要一致努力的目標。
  首先發言的是原住民族電視台諮議委員會召集人孫大川,他首先把原住民電視台的成立背景稍微交代一遍,並表示公共電視尚未開台前,已在山海雜誌投身發展有關原住民自己書寫世界這方面的議題,而在公共電視開台後,進入公視,開始培訓有關原住民的新聞記者,一步步慢慢地努力,希望早日爭取到原住民製播的權力,保護原住民傳播的發展。接著孫大川話鋒一轉,談到有關公廣原民台台長的遴選過程,以當事人的身分表示遴選過程一切按照程序,只是由於當初沒有設身分排除條款,因此造成漢人有出線的可能,並保證從頭到尾完全沒有任何違法的地方。

  當初有參與角逐原民台台長的丹耐夫正若也表示,對於自己的落選心服口服,因為本身的專業與資歷的確不如虞戡平導演。

  但是原住民文化工作者阿洛.卡力亭.巴奇辣對於這些說法卻有不同的看法,她認為雖然當初公視基金會表示有在網路上公布遴選辦法,但問題是有多少原住民有電腦可以上網來得知消息,且原住民長久以來都屬於資訊獲取的弱勢族群,知的權利都有問題,哪談得上思考參與這次活動,因此阿洛認為用這種方式告知的遴選過程無法稱得上是公平、公開、公正。

  其二,阿洛表示原民台的台長,它的象徵意義十分重大,「原民台的台長就好像部落的首領一般」,代表原住民自己可以獨當一面、當家作主,為自己發聲,此外她認為如果漢人真是為原住民好,可以用其他方式來幫忙,而不是用擔任象徵原住民主體發聲的台長一職的方式。

  其三,阿洛說,為何原民台的台長要由公廣董事基金會來選,況且負責選出台長的15人當中,僅有孫大川具有原住民身分,這樣對原住民會公平嗎,阿洛表示這些種種原因讓她不得不合理地懷疑台長遴選的公平性。

  阿洛表示解套的方法是公廣董事基金會將遴選過程逐字逐句地公開,白紙黑字呈現在原住民眼前,讓原住民相信遴選過程真如公廣集團所說的有許多考量上的掙扎,因此最後才由虞戡平導演出任,這樣原住民才能心服口服。

  「在明年一月一日原民台和公共電視正式合作以前,虞戡平僅是公廣集團原住民族電視台籌備處主任,因此一切都還未定案」,阿洛說在此之前會盡最大努力爭取讓原住民擔任原民台台長一職。

  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董事長管中祥表示,目前最重要的是如何讓原住民族電視台建立一套完善的機制,而不是執著於台長是否要具有原住民身分,因為只要是透過原住民族電視台諮議委員會、公廣董事基金會…等,有代表性的團體一致同意的人出任台長,台長所具有的身分將不再是爭議焦點。因此重點是原住民族電視台將來該如何運作,尤其在制度上如何兼顧媒體專業性、公共性與原住民主體性,公廣集團未來要如何與不同社會階層、部落、地區的原住民互動,反應原住民族的需求,才是更該關注的地方。

  管中祥表示台長目前的任期是三年,但如果做不好,退場機制是什麼,這些都是問題,因此當務之急建立一個完善的體制,保障原民台能本著立台精神,長久永續經營下去。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