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這裡

[立報]報導引爭議 中國媒體主管丟飯碗

【編譯唐澄暐整理中央社報導】香港成報昨天報導,一向以敢言著稱的廣東南方都市報,日前在頭版以大標題處理廣東省副省長游寧豐因興寧礦難被行政記過處分,引起當局不滿,報社副總編輯夏逸陶被撤職。同時北京新京報也因為常在頭版大篇幅報導敏感新聞,衝擊中國宣傳部門的底線,總編輯楊斌近日被免職。
消息說,南方都市報曾被視為跨地區辦報的典範,但今年下半年以來,有關部門開始檢討易地辦報問題。南方報業集團27日宣布撤銷夏逸陶職務,原因是24日報紙頭版報導游寧豐行政記過消息。知情人士表示,消息是新華社發的,但南方都市報用了大字標題,引發廣東官員憤怒。夏逸陶被撤職還與南方都市報之前報導番禺區太白村村民抗議事件時,與官方口徑不一有關。

這是繼2003年廣東SARS疫情以來,南方都市報二度遭到重創。2003年12月27日,報社編輯委員方三文因率先報導廣東再度出現SARS遭撤職。但這次夏逸陶下台是因報業集團高層害怕受牽連,主動將夏革職,而非官方要求。預料南方報業集團將對報社重新改組,大批記者和編輯對此深感失望,決定在春節後集體請辭。

另外,據日本「讀賣新聞」昨天報導,新京報記者與職員由於不滿總編輯楊斌等幹部遭更換,昨天以未到班方式表達抗議。新京報自2003年11月開始發行,由中共中宣部直屬的光明日報與廣東南方報業集團合作創設,遭撤換的楊斌等人來自南方報業集團。在中國當局對媒體的嚴格管制下,新京報以報導大膽,切合讀者的需要並具獨特風格而受歡迎,創刊兩年來發行量大增到40萬份。

楊斌任職新京報前,曾任南方都市報分管區域新聞的副主編。消息指出,由於新京報經常在頭版刊登批評報導,令中宣部不滿,包括8月頭版揭露1百多名礦工死亡的廣東興寧礦難背後的官商勾結,以及6月率先報導河北定州因強制拆遷血腥鎮壓農民案件,該事件造成6人死亡,1百多人受傷。最近,新京報曾針對松花江苯污染事件發表社論,對中國有關當局延遲公佈事實表示遺憾。

讀賣新聞也指出,中國媒體罷工表面化在中國大陸是頗為特殊的事。一位新京報記者接受中央社電話採訪時表明不方便透露太多細節,並說「不能說任何的話」、「沒有說是罷工」。

本文來源:[url=http://lihpao.shu.edu.tw/]台灣立報[/url]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