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這裡

喪失公共價值的公民審議辯論會

在這個禮拜一,台北市長候選人李敖前往台北地檢署按鈴,一口氣控告包含公共電視的六家媒體,原因是李敖不滿公視舉辦的電視辯論會,只邀請郝龍斌、宋楚瑜和謝長廷三個人參加。李敖認為,主辦單位這樣的作法,明顯偏袒特定候選人,已經違反選罷法的相關規定。

令人驚訝的是,這次的主辦單位是公共電視,公共電視對外表示,能夠上電視的候選人的標準,是依據名調前三名所選出,先不論公共電視所依據的名調是否正確,以及名調是指哪一段時間所執行的調查,這些也都含糊不清,雖然這些資訊的不透明,對於整個過程已經是重大瑕疵了,但真正危險的是,公共電視排除了另外三名候選人上電視表達政見的機會,這是由於公共電視是全民所出資的電視台,應該以表彰公民的意向、凸顯與滿足公民的需要為電視台運作的重要目標。如今公共電視,利用民調便宜行事,邀請民調當中前三名候選人上電視侃侃而談,而對於民調後三名的候選人就拒絕邀請,這樣的舉動不但是帶有濃濃的歧視、並且直接抹煞了另外三名候選人提出政見辯論的機會,這樣具有歧視意味的摒除,不但形成候選人之間的棄保效應,公共電視更是放棄了作為「公共領域」的媒體責任。

在公共電視創台至今,一直被學者以及民眾所期許的媒體角色,是扮演一個不同於商業媒體邏輯、並且藉此能夠發揮公共領域的精神,促進社會彼此的理解、包容、和平共處,但從這次公共電視所舉辦的政見辯論會,我們看到作為維護公共價值的公共電視是如此地不稱職。

這種喪失公共精神與價值的事件,已經並非第一次了,之前公廣新聞用移花接木的方式,報導了「都蘭文化區遊客亂搞居民氣」引來民眾投稿抗議,緊接著公視新聞也在王建民熱潮下,在11月7日採訪王建民回國的新聞事件時,用攝影機追逐著不願露面的王建民老阿媽,把她老人家逼著在電視前露臉說她很高興,這些新聞也已經明確違反公共電視的「節目製播準則」,卻不見公共電視高曾有任何的回應與反省。

若是公視高層再沒有提出具體維護公共電視價值的作為,我們將會繼續看到這種荒腔走板事情上演,而在日本的NHK因為爆出節目製作人貪污,引起民眾拒繳收視費;以及英國BBC因為赫頓報告顯示記者的報導有缺失,引起民眾對BBC信任的危機,若台灣的公共電視所帶領的公廣集團,有越來越多這種喪失公共價值的事件出現時,那麼可以預見與NHK、BBC相同的公共電視危機,也即將在台灣上演。

(本文作胡耿維為傳播學生鬥陣總召、媒觀志工)

[url=https://www.mediawatch.org.tw/modules/newbb/viewtopic.php?topic_id=344post_id=699order=0viewmode=flatpid=698forum=3#forumpost699]請點我:閱讀更多關於本文的回應與討論[/url]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