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這裡

[苦勞網]記者,你為什麼不生氣?

創刊28年的民生報,無預警宣布停刊,資遣160名員工,占民生報所有員工比率65%,其餘35%員工安排轉至報系其它單位任職。今年以來,已有5月中央日報和6月台灣日報陸續停刊,如今再加上民生報,本地平面媒體的寒冬,似乎還沒完。

  一位年資超過五年的民生報記者表示,留下來35%員工,幾乎全是「長官」。她說,早知道會有這一天,民生報的員工全是「順民」,不會生氣。只是資遣費完全按照勞基法規定,全無優惠,比起前一波的優離優退,條件更差。

 至於聯合報系宣稱,已經給予員工比勞基法規定更優惠的資遣以及退休條件,該記者說,報系只在退休條件放寬年限,並未廣及全部160位遭資遣或強迫退休的員工。以她自己為例,因未符合退休條件,完全依勞基法規定,工作年資一年即發給一個月的資遣費。

  聯合報工會幹部說,報系高層本周一(27日)即作此決定,隨即告知工會。該幹部說,民生報員工沒什麼反應。不過,也有民生報的記者表示,如果有人帶頭,也願意跟著喊,目標希望爭取優於勞基法的資遣條件。

  今年九月,前聯合報工會理事長楊建文曾受邀至中時工會,在會員大會中致詞,當時還曾建議中時工會向聯合報工會學習,改走「勞資和諧」路線,凡事與資方「有話好商量」。言猶在耳,對照民生報閃電停刊,諷剌意味大。

  同時,針對民生報無預警停刊,另有一位同報系的中階主管指出,記者一天到晚批判別人,結果竟完全沒能力抗衡自家老闆。她說,早期形容記者是神仙老虎狗,跑到獨家是神仙,在外跑新聞是虎,回到報社「就是一條狗」。

  台灣新聞記者協會則按往例,發出聲明表示遺憾,並希望全體新聞工作者,主動爭取應有勞動權益,攜手共度難關。之前台日停刊,記協曾經主動聲援,並予實質法律和財務的協助,但也有兼任記協幹部的電視主播曾於內部會議當中表示反對,質疑台日遭資遣員工已不是記者,成為記協會員時間也短,不應伸出援手。

  日前,資深媒體工作者林照真曾著書質疑,本地記者「為何不反叛」,但從去年底的中晚,再到今年的中央、台日和民生,平面媒體陸續停刊之後,另外一個疑問或許是,本地記者「為何不生氣」。究竟要到什麼時候、如何惡劣地被媒體主對待後,記者們才知道團結,才明瞭階級位置的不同,從來未因傳播科技的進步或管理主義的發達,改變絲毫。

(本文作者黃詩凱為苦勞網特約記者)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