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這裡

你是被害人還是加害人?

這次發起「聯合報請向精神病患道歉」的網路串聯活動,得到很多人的義務協助與加入聲援,其中絕大部分的人都與我素昧平生;而看著每天加入的部落格不斷湧入,我除了感謝,還是感謝,好幾次半夜看著電腦,眼淚幾乎流下來。

支持聲援的聲音雖然不少,批評指責的聲音我也聽到了,例如有的人認為我正事不幹,盡作這些小鼻子小眼睛的抗議沒有用的;也有人認為我怎麼只針對聯合報,其他媒體就不管了嗎;這些批評其實都有道理,我也虛心接受,並盡力解釋我的立場。就如我回答立報記者時所說的:我沒有把網路和現實分的那麼開,因為精神病患者受到的傷害無分現實或是虛擬,而在網路上加入串聯的朋友們,他們的熱腸也無分現實或是虛擬。至於只針對聯合報的確是一種指標戰略考量,一方面因為該報報導呈現的問題最大,另一方面則是因為媒體運動也無法一次就做到野火燎原—革命只能漸進,無法躁進。

然而諸多批評指教當中,最讓我難以忘懷的是:「你們怎麼只關心加害人,被害人才需要關心不是嗎?」看到這說法時我腦筋還一下子轉不過來,心想:我們的確是關心被媒體迫害的被害者啊(精神病患者)!

想了一下我才發現,原來受精神疾病所苦的患者們在媒體呈現之下早已成為人人喊打的「加害人」!我只是覺得好奇,媒體是怎麼讓精神病患變成極不穩定的「不定時炸彈」,但同時又讓他們變成「心狠手辣」的加害人了?從這兩種看似矛盾卻又融合的精神疾病媒體形象中,我發覺,患精神疾病在我們的社會中,已經變成一種罪惡,而精神病患的存在根本被當成罪行!

我在另外一篇文章[為甚麼要害怕智障人士與精神病患]裡說過,我認為媒體最大的問題是—「他們把問題化約,刻板化,然後迅雷不及掩耳的決定某個人或某個群體需要負最大責任,有時甚至是唯一責任;往往,被眾人認為需要負責的人或群體,其實是其他人卸責考量下的犧牲者,他們也通常是最弱勢、最沒有社會地位的一群人,不會有人為他們出頭,不然也會一起被打成黑五類」。

豈止精神病患!其實我們全都是這種媒體邏輯之下的被害人;我們因此喪失了對他人的理解與關心、我們忽略了社會的複雜與個體的差異、我們放棄了改善現況的可能…我們受到的傷害還不夠多嗎?

(本文作者鄭國威為媒觀駐站作家、知名部落客)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