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這裡

大家「異」起來

作者: 
蔡雅雯、陳品辰、鄧筱潔、張婷鈞
前言
此教案為⟪媒體素養力-教學實戰工作坊⟫之產出,教案名稱為大家「異」起來,期待透過廣告識讀的教學,讓學生瞭解媒體中的性別刻板印象、找出廣告中的性別刻板印象、瞭解性別刻板印象對自身與他人的影響以及覺察廣告傳遞訊息的敏感度。此教案適合 #國小低年級,共4節課;另外還包含性別平等與家庭教育的跨領域題材討論。
教案說明

第一節:家事學習單
利用家事學習單調查學生的家庭分工,並請小組成員互相分享家中家事分攤的情形,教師透過大調查的結果與學生討論性別與家事之間的關係,為第二節課的案例探討暖身,初步讓學生感知到可能存有的家庭現象。此節最後邀請學生在家事小幫手紀錄表中挑選出自己可以參與的家事項目,並寫下可能執行的方式。

第二節:廣告案例討論
利用家電廣告的案例播放,配合家事學習單,首先讓學生從第一節課的印象入手,檢視廣告的呈現手法。其中不僅探討家事責任歸屬,也引導學生看見不同家電的顏色與其目標閱聽眾的關係,透過廣告識讀,讓學生了解到這些存在在媒體之中的刻板印象,可能影響或反應著我們的現實生活,我們如果不對媒體內容有思辨的能力,日常生活中也會不知不覺應用這些刻板印象。此節最後請學生想一則廣告,如果換作是你要拍家電廣告,你會怎麼做呢?

第三節:玩具與性別
此節以低年級學生較常碰到的用品「玩具」作為切入點,請學生帶一種玩具到校分享,再全班進行統計,男生帶了哪些玩具?又女生帶了哪些?接著播放玩具廣告,看到兩種不同目標對象的廣告的差異有多少。接著試著突破學生可能存有的性別框架,想一想女生可以玩戰鬥陀螺、男生可以玩娃娃嗎?為什麼?下一個環節進入感受的部分,全班分享對於不同性別的人玩與預想中不同的玩具,你會有什麼樣的感受?讓學生面對自己的想法與對他人的感受。最後播放芭比服裝設計師的影片,整節讓學生了解廣告中為了快速傳遞訊息給目標閱聽眾,做了哪些方法來呈現商品,又回到現實中,事實上玩具的存在是中性的,任何性別玩任何玩具都是成立的,就像最後一則影片設計師選擇的是自己喜歡的玩具,並努力鑽研,玩具並不存在性別的界線,也無關刻板印象。

第四節:「粉紅口罩」時事探討
2020年全球籠罩在covid-19的疫情之下,台灣在2020年4月中旬出現一則新聞:「小男生拒戴粉紅口罩,去學校怕被笑」,此節以這則時事與學生討論顏色與性別,首先請學生在學習單上塗顏色,為男生和女生畫上服裝,再針對全班對於顏色的偏好進行討論。接著播放陳時中部長針對此案例的新聞,請學生發表對於此事件的想法,班上男同學是不是有戴過粉色口罩?女同學戴南口罩就會覺得彆扭嗎?用色彩心理學讓學生理解在媒體呈現下我們對顏色和性別存在的連結,不過透過這一系列的課程,我們應該了解為什麼我們對於家事分配、玩具屬性或顏色聯想存在框架,並學習換位思考、突破框架以及面對自己的感受,同時也用更大的包容心對待自己與他人。

 

 

本教案採「姓名標示-非商業用途-相同方式分享」授權。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