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這裡

客怨傻等?支持罷工?新聞說得怎麼不一樣?

作者: 
財團法人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
前言
本教案適用於國、高中生。討論媒體的內容是經過選擇與編輯而再現的,有可能強化或弱化了某些訊息。 2019年2月發生華航機師罷工,當時有一名旅客接受新聞記者訪問,被做成一則「罷工僵持 旅客傻等」的新聞,新聞中旅客說:「不清楚罷工的情況,只能改到明天的班機,但今天一定得到香港,他就叫我候補,但不是很清楚情況,因為候補好像也沒有位置了。」 然而該名旅客事後在自己的臉書表示,新聞斷章取義,他並放出側錄影片,影片中他說明工作有影響,但支持爭取勞動權益,也不一定需要賠償。
教案說明

暖身:影片播放與解說

  • 網美度假照:美國YouTuber為了測試他的追蹤者能不能看出照片是造假的,因而到IKEA去拍攝一系列度假照發在IG跟限時動態上。

  • YouTuber的網路形象塑造:教師可請學生「用三個形容詞描述小玉」,再播放《青春發言人》採訪小玉片段:第一個自爆收入的YouTuber!小玉專訪

案例討論(含學習單參考答案、討論題目)
  1. 2019年華航機師罷工:比較新聞報導呈現的受訪者意見,與該名受訪者自己側錄的影片,對罷工的意見是支持還是反對(以及為什麼)
  2. 2020年錢櫃大火事件:針對錢櫃大火倖存者的PO文,不同媒體強調的重點不同。

 

本教案採「姓名標示-非商業用途-相同方式分享」授權。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