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公庫」成為「人民公庫」(第五期/媒觀專欄)

文/管中祥 (中正大學傳播系副教授、「公民行動影音紀錄資料庫」主持人)

我擔任「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簡稱「媒觀」)」董事長期間,同時也執行國科會的數位典藏計劃--「建制公民行動影音紀錄資料庫(簡稱「公庫」)」。這個看似不相干的兩個機制,其實有著同樣的價值與目的。

我一直以為,任何的改革行動都應有其終極關懷與追求的價值,否則陷入「為反對而反對」窘境,因此,我也常自問:媒體改革運動的終極關懷與價值是什麼呢?

「媒觀」成立的目的是要保障新聞自由、推動媒體識讀教育、觀察與監督媒體,那幾年,「媒觀」對於弱勢者受到媒體污名,以及政商力量操控媒體的議題特別關注。當時的媒觀花了不少心力去除媒體對弱勢者污名,關切國家與資本力量控制媒體的種種作法,並且採取實際的對抗行動。

會有這樣的調整是因為我們認為,媒體改革的目的,不單是為了改革媒體,媒體是民主社會的重要環節,改革媒體的目的是要促進社會更平等、民主、更多元!而民主的價值不單只是投票、選邊,還要能看見彼此、展現差異、社會對話。但在此之前,必須先確立每個個體或群體,都能成為獨立且平等的主體,否則任何的「對話」都只是強欺弱的和諧。

媒體改革之後 投身獨媒實踐發聲

客體能否成為主體的關鍵除了去除污名,還要能自主發聲。媒體批評、改革媒體的目的之一是為了去污名,而發展獨立媒體、紀錄公民行動則是為了自主發聲。換句話說,媒體改革與獨立發聲看似兩條不同的路徑,實則一體兩面,都是為了尋求更多元、更多民主、更平等的社會。

雖然,這幾年媒體的敗壞比媒體改革的速度快上許多,但事實上,媒體批評己經受到更多民眾的注意,也有越來越多的公民團體投入媒體改革的行列,甚至高中「公民與社會」課本已把媒體識讀/素養列為課程章節。當然,力量仍然有限,需要更多努力,只是改革力量不斷增長的同時,也需要多一些能量關注獨立/公民媒體的發展。

「公庫」於2007年成立,目的是要紀錄台灣被主流媒體所忽略或扭曲的社會行動,使各個公民團體得以闡述行動理念及對社會的關懷。不僅要呈現出台灣社會的多元聲音,同時也將影音資料存於資料庫,透過CC授權的方式作為大眾理解社會事實的管道與社會運動的主張。

事實上,一個社會能否進步,不是來自於政府的恩澤,也未必是因為反對黨的制衡,更重要的是這地方的社會運動是否發達密切相關。可惜的是,台灣社會大多對社會運動存在著莫明的厭惡,甚至恐懼,而大眾媒體對社會運動的報導不是簡化就是扭曲,很少讓他們完整地講完行動的訴求。

這些行動者或弱勢者在公共領域的傳播權力始終遭到扼殺,在話語權遭到閹割的情況下,我們永遠無法理解社會運動者究竟在主張什麼?他們的批評或訴求和我們有什麼關係?如果政府接受了他們建議,這個社會到底是會更好?還是更糟?

6年來,「公庫」已經累積超過1,600則左右的影音紀錄,內容括人權、司法、環境、文化、移民、移工、媒體、教育、社福、稅改、社區、民生消費、性別、勞工、兒少、醫療、和平、學運、族群、身心障礙、原住民、樂生、都更、政黨等多項主題。另外也針對近年台灣重大的社會議題,如士林文林苑都更案、蘭嶼核廢料棄置、樂生保留運動、國光石化在彰化、都市河岸開發等製作一系列專題報導。我們也與燦爛時光節目合作,每週製播「獨立在線」節目,透過廣播報導每週重要社會運動,並親臨事件現場。

深入公共議題 突破「假記者」誤解

過去有段時間,雖然,經費來自國家學術單位的支持,但我們仍是自主運作的另類媒體,我們和許多獨立/公民媒體一樣,在採訪時遇到不少阻礙,不僅公務機關阻止我們進入,警察除了在抗議現場限制我們採訪,甚至還曾登門拜訪公庫的報導者,但這些障礙大多隨著直接的抗議或經驗的累積一一克服。

我們也是許多人眼中「沒聽過的媒體」,但這並不特別,包括苦勞網在內的獨立報導者也有「假記者」之稱。但這一點都不重要,因為官方限制越多,意味著他們越擔心這些「沒聽過的媒體」紀錄官府的惡行惡狀,傳播社會運動者被主流媒體忽略或扭曲的行動訴求,並且害怕「假記者」對政府的猛力監督。

2012年下旬,因國科會數位典藏計畫結束,經費終止,我們從「另類媒體」轉變成真正的「獨立媒體」,自然也和其它的獨立媒體一樣,面臨生存的窘境。

未來該怎麼走?能不能走下去?一直是讓人猶疑、掙札的問題,即使真的走下去,又能走多久也讓人十分困擾。

在對未來不知所措的同時,我們出版了「公民不冷血—新世紀台灣公民行動事件簿」,這本書整理了這些年拍攝的影像紀錄寫成專文,讓讀者了解事件的來龍去脈,並專訪參與社會改革甚深的行動者。希望讓更多人認識台灣的真實面貌,向這些年無私投入社會改革的行動者致敬。當時,我在序文中悄悄地寫下了「墓誌銘」:

我們這些年的努力只是盡了作為公民的一點心力,更重要的是,我們拍攝的公民行動會在網上繼續流傳,也會是台灣民間社會進步力量的重要紀錄,「七俠和五義」的豪情義舉依然會「流傳在民間」,即便消失了,我們仍舊存在。

即使如此,困惑依舊。

然而,這六年公庫紀錄了大量社會運動的影像,不僅是資料庫,也是人民的歷史的重要紀錄,如果停了,接下來該如何有系統的紀錄社會發展的重要痕跡?更何況,公庫不是任何私人的資產,而是公共資源,我們拍攝的影片不僅無償提供社會各界非營利使用,許多的公民團體、紀錄片導演也引用我們紀錄的影像,甚至有教科書業者將影片作為高中「公民與社會」課程的補充教材,讓年輕的世代更了解台灣社會的多樣面貌,這麼重要的公共資產,我們豈能說停就停?

這是台灣社會重要的工程,在缺乏經費的情況下,我們仍決定延續這項鞎難的工作,希望向公眾集資,維持獨立運作。公民行動影音紀錄資料庫著手成立正式協會,尋求長久生存之道,透過更多的參與,讓這個機制能逐步地更具公共性與公共價值。

即使如此,仍不容否認接下來如何生存,仍是個重要問題,但如果不走出這一步,不但不會「原地踏步」,還可能從此消失。這並不是我們所樂見的,只是「公民行動影音紀錄資料庫」如何成為持續有力的人民「公庫」,不僅需要更多人的支持,也是我們不能迴避的嚴肅問題。

分類: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