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觀講堂深談 找回新聞正確性價值(第七期/媒觀報告)

文/蘇柔郡 採訪報導

師大大傳所副教授王維菁透過新聞正確性教室的分析表示,新聞的追求真實仍有其重要性,給予新聞未來能善加查證、依證據說話、不為收視率報導新聞等建議,讓新聞能進到守望相助與公共利益之責任。

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在今年(2013)舉辦了三場「媒體星期四╳媒體新奇事」的媒觀講堂講座活動,分別邀請由媒觀委託研究的三位學者中正大學傳播系唐士哲教授、師大大傳所王維菁教授與正大新聞系劉昌德教授分別針對他們的研究分析結果進行發表與討論。而在11月21日所舉辦的第二場「報導新聞還是小說創作」講座活動,邀請師大大傳所副教授王維菁主講,媒觀公共事務長林福岳與中正傳播系副教授胡元輝出席與談,獲得熱烈迴響。

林福岳首先開場提出,新聞與文學作品相似,5W1H的敘事手法就是在顯現故事情節;文學提供想像的世界,不論真實與否,新聞雖是故事,但建構我們的認知、對真實的想像,須反映真實世界。然而當今媒體不在乎真實,只關心收視率。他以五月媽媽嘴事件媒體報導錯誤為例,現在的新聞大概僅有百分之60、70是真實內容,剩下為錯誤資訊。虛構與真實的界線已然模糊掉。而媒體組織要求記者一天必須交出的稿量、時間壓力,使得國內廢新聞出現;否則正常情況下,沒有記者願意犯錯。另外,長官或主管改稿狀況也十分嚴重。

王維菁報告研究成果時表示,當前媒體的狀態是「成本低、效益大的假新聞氾濫,反正沒有人在乎」很多新聞提供的資訊都很愉悅,但愉悅應只是新聞的附帶價值,新聞的目的是守望相助,最大責任則是彰顯公共利益。她指出,新聞的功用在於讓我們正確知道社會發生甚麼事,能幫助我們了解世界,然後做出正確的選擇。也因此,新聞努力追求正確、真實性,仍相當重要。真實並非單面向,應包含多元文化取向,如記者、閱聽眾、專家等,如此進而能監督新聞內容與品質。

王維菁進一步說,新聞錯誤可分為客觀錯誤與主觀錯誤,前者指錯別字、頭銜錯誤等能簡單辨認錯誤,後者則指記者故意或無意意義上的詮釋錯誤,如誇大、捏造、無中生有等等。而如何查證新聞的正確性,可從四個取向著手:消息來源、目擊者、閱聽者、消息來源-記者對新聞正確性。王維菁認為,如今網路的發展,使閱聽眾有潛力更正新聞;因此整合消息來源、閱聽眾、消息來源-記者對新聞正確性以及專家學者的參與,能驗證新聞的正確性,然後給予實務工作者建議或教案。

媒觀委託王維菁進行新聞正確性研究,從2012年9月到2013年4月,該研究每月從報紙選主要與隨機新聞,邀請專家評析內容,並發布在臉書(facebook)上,請民眾與報導該則新聞的記者回應;整理各方意見後,放在「新聞正確性」網站上。研究結果顯示,新聞客觀與主觀錯誤發生最高頻率皆為中國時報。

研究也針對各類新聞報導作分析。以社會線兇殺類新聞八里雙屍案為例,其新聞本質為情感涉入與自我生命連結,與媒體嗜血、收視率的本質正好相悖,新聞問題在於違反各式新聞倫理,如:偵查不公開、誇大、媒體審判等。王維菁建議媒體在報導上應展現自制力,如此次事件以蘋果日報最為自律,依證據報導;另外也應使用公允而非臆測或情緒性用語,並找尋正確的消息來源報導。

王維菁最後對整體媒體現況給予建議:增加事前採訪準備、提升專業路線知識、查證、避免報老闆(經營者)扭曲事實或內容、不為收視率誇大內容、依證據說話,對閱聽眾的抱怨應謹慎、嚴肅地處理,以培養記者對新聞的慎重態度。

曾經擔任中央社社長、公共電視總經理、TVBS與民視新聞部總經理,以及自立晚報社長的胡元輝,指出美國1922年便成立「編輯人協會」(Investigative Reporters and Editors, IRE),定義甚麼為真實;另曾有研究調查受試者認為新聞最重要價值為何,最後揭示重複率最高為「正確性」。

他說,民國71年報紙章數有限制,記者用字精煉,查證也是理所當然,當時記者甚至會尋找第二消息來源驗證新聞的正確性。如今媒體客觀錯誤增加,主觀錯誤也趨於嚴重,追根究柢原因是媒體沒有足夠的錢。閱聽眾不斷流失,報紙失去廣告主,媒體組織遂裁員減薪,但新聞產出量不變,使得記者的負擔增加,連帶影響新聞品質下降、客觀錯誤變多。而正確性問題有經濟、政治、政經結構與報社框架等因素,這些因素是主觀錯誤上升的原因。

現場觀眾發問表示,如今看新聞很累,因為要比較各家媒體新聞,才能對事件有較完全的理解。王維菁指出,如今結構如此,給予媒體外在壓力是必要的。胡元輝則提出三個問題,希望大家思考:1、比較不同新聞才能知道事情全貌,這是否正常?2、媒體組織生態十分惡劣,記者除了接受與離開,還能怎麼應對?3、一個事件過後,企業公司往往更名後再出來,為什麼沒有記者做後續追蹤報導?是因為媒體機構沒錢嗎?

分類: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