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盈勛 (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助理教授)
本圖片轉拍自蘋果日報Youtube多元成家法案,本來是一個可以從文化、社會、經濟、法制、性別意識等不同面向加以探討的議題。
全世界兩百多個國家,將同志婚姻合法化的目前有15個,多數是歐洲國家,台灣如果在這個時間點通過多元成家法案,不可謂不是一個「進步」的象徵。
既然是進步的,就表示還很新。各種創新傳佈理論都告訴我們,在初期階段就可以接受新東西、新觀念的,終究是少數人。對於有心推展新觀念的族群或團體來說,就應該有耐心與毅力來溝通與說服抱持不同意見的人。
不少對「多元」概念抱持著個人主義式理解的人主張,性取向是非常個人、與他人無涉的自主範疇,他人有何權力指指點點,或是以一己的價值偏好反對他人的性向選擇?這種說法有一定的道理,卻也往往忽略了,任何人活在一個社會之中,就不是處在一個真空狀態,不是一座孤島。一個人的一舉一動,必然牽動與影響其他人的意識與權益。比方說,同志伴侶取得了財產繼承的權力,可能也就減損了其他親屬獲得財產分配的可能;同志可以結婚,可能會讓高度珍視一夫一妻制的獨特性的族群,其價值觀被挑戰或是崩解了,對錯姑且不論,他們自覺自己的價值或是權利受損了可能是個事實。
法制跟自由思想的最大差別在於,自由思想可以大家各想各的,沒有人可以管你腦袋裡的東西;法制的東西卻是訂定了以後,不管你喜歡或不喜歡,一國之內的人一體適用,通通都得遵循。因此,在法律制定的過程中,溝通、說服與建立共識的過程是必要的,我們應該要讓社會中的多數人知道並相信,當我們做出社會與法律變革的時候,可能有人必須做出一點犧牲,但是社會的整體福祉與好處是增加的。
大眾媒體窄化反成對立戲碼
本來媒體在這樣的過程中,特別是「大眾」媒體,應該扮演起「理解差異、建立共識」的角色。但很顯然的,媒體在這波多元成家法案的爭議過程中,如果不是與這樣的角色背道而馳,至少也是相去甚遠的。
首先,成家想要多元,議題討論卻一點也不多元。多元成家的利弊得失,一步步被窄化限縮成為「同志族群vs基督徒」的戲碼。台灣既不是政教合一國家,也不是基督教文明國家,按照內政部的統計,台灣的天主教教徒為 17萬5千人,基督教教徒則有 40萬1千人,兩者合計佔台灣總人口的2.48%,這樣的數字連台灣佛、道教信徒的二十分之一都不到,但是我們幾乎聽不到佛道教團體對多元成家法案的看法,不太聽得見非宗教人士與異性戀者的想法,也忽略了虔誠基督徒中支持多元成家法案的大有人在(像是歌手豬頭皮)。
「美江」現象無助共識建立
與媒體這樣的極化現象相對應的,就是「美江」相關影像在大眾與社群媒體的廣泛散佈流傳,並且成為眾人嘲弄的對象。在這些影像裡,基督徒與傳教者的形象被刻板化與丑角化了:他們就是一群既迷信、又保守、也封閉的上古人類,對應的則是我們(包括多元成家法案的倡議者與都會中產階級)的既進步、又理性、也寬容的美好形象。
在這樣娛樂化了的嘲諷當中,理解與共識是不可能增加的,而只會漸行漸遠。對那些對多元成家法案懷抱著個人主義式浪漫想法的人來說,和這麼不可理喻的人等要建立共識似乎是沒有必要的,因為真理似乎是不證自明地站在我這邊,更何況,在我們前後左右的身邊,我們也聽到相同的嘲弄聲。
但是這樣思考的人恐怕得小心了,那樣的嘲弄聲,可能正是自己站在另外一個懸崖邊上所聽見的巨大迴響,那為數更多的沈默者,可能也是我們這個社會中真正的主流多數,他們因為沒有佔據「政治正確」的高度而沈默了,我們在媒體上幾乎聽不見他們的聲音,但這並不表示他們認同站在兩個懸崖上的尖刻叫罵、嘻笑嘲弄。既然無人前來溝通說服,他們也就選擇站在原地。
美江事件會讓進步人士自我感覺良好,自覺大獲全勝。基督教圈在這波事件中可能受傷不輕,但是基本教義派的立場幾乎不可能動搖,沈默的多數認為事不關己,也就無須做出改變,從結果論來看,他們未必會是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