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尚智 (媒體趨勢評論員)
台灣媒體環境能冒出「風傳媒」或「民報」這類的新苗子,總是惹來媒體圈的關注。「誰跳槽去了?」總是話題多汁牽動最初;「誰出的錢?究竟幕後出資者是誰?」才是內行人真正想打聽的。人們不得不去認真掂量所謂「資方份量」,媒體燒錢這玩意兒,註定除了有心要辦,還得一定要口袋夠深。畢竟台灣這十多年來因為新聞理念,因而跳槽、進而飄零的媒體人,無論紙媒或電視都是成打成打的摔入資本口袋一旦出現破漏的無助深處。
網路新媒體策略 守傳統新聞價值
於是「風傳媒」或「民報」採取從網路出擊,也就不讓人驚訝。影視媒體與文字媒體的營運成本差異包含人力設備,國際上投資評估的計算比例是:十倍。「新媒體」的全球潮浪令人騷動,幾千萬台幣邊燒邊募,並不困難。對於大財團無論是繞過法令限制,或者視為社會責任捐款,資本操作層層閃躲再從外地湧入,對專業操作者來說絕對毫無困難。而如今媒體無論主流或邊緣,綁定Facebook或Twitter藉以抓緊粉絲、擴散議題,也都是全球市場皆知的站樁基本功而無須再著墨。因此,這些網路新聞媒體的誕生問世,實在可以完全平靜面對。帶來新概念或新衝擊?那也太誇張了。
值得花力氣驗證的,只有這些新媒體的「發展態勢」。應該採取的途徑有二:首先,這些媒體所屬新聞「網路關鍵字的普遍搜尋結果如何?」,以及「閱聽大眾是否知道它們存在?」若從這兩個直白的角度評估,目前這兩家看來內容頗為嚴謹出彩的媒體,只能定義為「走傳統風格的網路新聞媒體」!比較像是以某種老媒體人的「文字圖片思路」,在相對追求更具深度的報導與評論中,試圖創造「議題動能」,以此策略去影響主流媒體,從而逐漸受到矚目。
歐美「經濟學人」或「新聞週刊」這類主打菁英訴求的媒體,竟然能延續生存甚至勢力擴大,必然對台灣傳統媒體菁英帶來信心與啟發。不妨想想:1.既然投資不起拍攝新聞片的人力設備,2.也摸不清楚年輕世代的資訊口味,3.所謂「菁英思考」一向具備了「文字導向、精粹信息」的特性,4.「媒體市場」諸如汽車、酒類、奢侈品、名錶這類廣告支持也才是主流;上述四大塊加總起來,就成為「風傳媒」或「民報」營運計畫的合理基本結構。至於成功與否,需要時間驗證!
傳統媒體新戰略 強化即時與點閱
另一方面,主流的傳統紙媒向「新媒體」的探索轉型也明顯更為激烈!「聯合」與「中時」整合所屬文字影音資源打包重組,這幾年已經改版了無數回;「蘋果」則更是從2013年第四季起,加大「即時新聞」的篇幅力度,中時也快速跟進。各方意圖的核心擺明都在於:「增加當日新聞的瀏覽頻率」!否則網路新聞的流量點擊慣性,往往是中午之前「看過報了」,之後僅有零星再返的瀏覽而已。
而這就形成了有趣的「對比反差」!新成立的「風、民」小弟們捨棄膚淺熱議、內容深度淡定,「蘋、中、聯」大哥們則是以影劇、趣聞、正妹不斷的即時刺激。有傳播學者批評這是一種「即時新聞的焦慮」!但這也正是台灣歷來各種媒體評論中,有沒有站在「生存、資本、眼球」的觀點差異,與學者們堅持在意的「價值、壟斷、道德」,長期處在兩方雞同鴨講的反差對比是一樣的。
媒體環境難捉摸 掙扎生存仍鐵律
台灣媒體這十多年的發展至今,其實也都隱約有著這類相似的「玄妙的扭曲對比」。無論老三台的衰微難起、公共電視的內部鬥爭、原民客語的邊緣放大,企業財團的染指獨斷,以及防止媒體壟斷的資本箝制,甚至NCC在媒體政策與地方系統管理,同樣有著各種「定頻、定價、高清」的「維護、捍衛、干預」。台灣媒體環境長期處在真假虛實的「混沌架構」中,究竟何者滋養、何者摧殘,誰是風兒誰是沙?沒對話、也沒整理,沒有任何人能真正搞清楚今後媒體產業的動向。
這也正是「風傳媒、民報」乃至任何新舊媒體所處的台灣現實處境!在一片自由、擁擠又殘酷的樂園之中,媒體能「累積影響力」著實不易,但「有影響力那又如何」?政府已然麻痺健忘,受眾更是東張西望!最終維繫著所有媒體價值意義的那些「生存、資本、眼球」,依然是媒體產業從往昔過渡到當今新媒體時代,全然紋風不變的鐵血定律!而這也是所有投身其中分秒燒錢的媒體老闆、退休再戰的媒體高層,乃至跳槽重生的飄零媒體人,今後仍無法避免的風沙路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