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辯的意識型態觀:台灣傳媒報導的中國新聞(第十期/媒觀專欄)

文/張裕亮 (南華大學傳播學系教授)

長期來,台灣傳媒記者產製中國新聞,主要是透兩種途徑:一是在台北編輯室內根據各類消息來源選擇、判讀與取用﹔二是前往大陸實地採訪報導。而影響傳媒記者產製中國新聞的因素,除了受到自身大陸政經社會知識系譜及專業採編能力外,記者身處傳媒所有人的中國觀,更是關鍵因素。

報導中國考驗記者經驗知識

由於中國新聞涉及高度專業性,因此無論在台北編輯室或者前往中國大陸採訪,如何選擇、判讀與取用中國傳媒消息來源、西方傳媒消息來源、香港傳媒消息來源、獨立網站(多維新聞網、博訊網、陽光時務、大紀元新聞等)、中國大陸網路論壇、博客、微博,如何搜集、取用、截取視頻網站(優酷網、土豆網、56網、酷6網等)畫面,以及如何剖析這些消息來源代表的意義及背後隱藏的政經利益,都考驗記者本身的中國大陸政經社會知識系譜是否足夠與正確。

就以台灣傳媒產製中國新聞時最常引用的香港消息來源來說,例如文匯報、大公報、鳳凰衛視、陽光時務、明報、亞洲周刊、南華早報、信報財經新聞、明鏡網等,究竟哪些是接受中國國務院補助、肩負中國對台政策試探氣球的橋頭堡 ?哪些是與中國政經利益千絲萬縷、扮演「小罵大幫忙」的協作平台?哪些是原有廣東南方報業集團報人出走、秉持對北京批判的獨立傳媒?哪些是身處中港夾縫,既要為港人發聲、也不能忽視北京壓力的香港本土傳媒?這些都需要記者具備相當程度的專業知識。

再以台灣傳媒記者前往中國陸採訪為例,雖然中國國務院台辦於2008年公佈《臺灣記者在祖國大陸採訪辦法》,適度放寬採訪規定,但大體而言大陸採訪環境仍非開放透明、友善便利。就以今年3月在北京進行的12屆全國人大2次會議、全國政協12屆2次會議兩會,以及每五年換屆一次的黨代表大會、全國人大、全國政協兩會,記者如何藉由平日建立的消息來源,正確解讀各項議程的背後含義,以及在訊息不甚透明的採訪環境下,採訪挖掘有價值的新聞,這絕非朝夕的採訪歷練可成。

台媒經營者意識形態影響報導

台灣傳媒記者在選用、判讀各式消息來源時,除了本身具備的中國大陸政經社會知識系譜及專業能力以外,不容諱言的是,更重要的因素是來自傳媒所有人的中國觀。從政治立場的光譜來說,中國時報與自由時報傳媒所有人的中國觀,恰恰映照出當前台灣傳媒報導中國新聞時身處的爭辯的意識型態觀。

以2008年旺旺集團接手中時媒體集團後,持續發表有關兩岸關係的言論,明顯的過於揄揚中國獲得的總體發展成績,忽略了潛藏在耀眼建設背後的諸多政經社會問題。同時,該報在報導中國新聞時使用的報導框架,營造了中國崛起下大陸市場蓬勃發展,已成為全球資金搶進區域,台灣豈能自外的論調,這難免讓外界聯想與其傳媒所有人在大陸龐大投資利益有關。同時,從該報報導劉曉波獲得2010年諾貝爾和平獎事件看來,與當年處理1989年天安門事件時,以10多個版面顯著、嚴厲批判中共迫害民運人士的報導方式,已不可同日而語,在報導篇幅及批判力道上明顯大幅限縮。

至於一貫強調「本土化」、「反統」、「去中國化」言論立場的自由時報,並未設置大陸新聞中心,所有中國新聞都是由國際新聞中心選譯全球大通訊社外電而成,且多數以負面報導為主,譬如中國官場貪腐、中國威脅論、中國迫害人權、中國生態惡化、中國對台的政經統戰等論點,這提升了國人對中國的警戒,確實盡到傳媒守望功能。但卻難以看到該報對於如下議題,例如中國總體實力崛起後在全球國際戰略格局扮演的位置,中國在RCEP(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的主導地位,台灣簽署兩岸服務貿易協議與加入RCEP的連動關係,兩岸簽署服務貿易協議後中資企業來台投資的行為動機,進行細緻嚴謹的分析,讓台灣民眾面對中國的快速崛起,徒然加劇「恐中」、「懼中」的心理,未能指出台灣如何藉此尋求機會之窗。

台灣新聞台只能獵奇、蒐祕

至於當前電視台產製中國新聞,在伴隨兩岸電視台合作機會日益增多下,經常是透過影像交換方式進行新聞改寫,播出時往往將大陸電視台台徽遮蔽,直接掛上「在家記者報導」,不透露新聞來源為何。在報導題材上,受到《蘋果日報》登台後掀起的「羶色腥」式社會新聞影響,再加上硬性新聞畫面取得不易收視率不佳,使得電視台在產製中國新聞時,開始將焦點集中在以獵奇、搜祕為主的大陸社會「奇聞軼事」。

台灣傳媒兩岸記者作為第一線報導中國大陸政經社會發展,報導的內容對我方政府及智庫決策考量,對台灣民眾型塑彼岸的觀感,以及對未來兩岸關係發展想像的建構,都影響甚鉅。然而受限於記者本身的知識系譜及傳媒所有人的中國觀,台灣傳媒再現的中國圖像往往異極大。那麼台灣傳媒報導中國新聞時究竟要站在何種立場,從憲政出發的《兩岸人民關係條例》觀點,應該是記者最佳的報導框架。

分類: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