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媒「中國因素」與兩岸新聞(第十期/編者的話)

文/媒觀會訊編輯部

本月初與前月底,台灣大學新聞學研究所教授張錦華受邀中央研究院社會所「中資/中國因素與港台媒體」研討會後,《中國時報》兩週內密集刊登多篇新聞與評論,針對張錦華教授進行密集且針對性的價值評斷。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基於宗旨「維護新聞自由、落實媒體正義、促進媒體自律和保障人民知的權利」,期以本次電子報給予新聞當事者說明,並援請政大新聞系馮建三教授與南華大學張裕亮教授撰文,針對台灣傳媒的「中國因素」,以及台灣傳媒應當如何報導中國新聞,進行評論與分析。

由於台灣與中國錯綜複雜的政治經濟因素,連動著台灣傳媒對於中國的報導,「中國因素」以及台灣傳媒如何報導中國,成為近兩年極為新聞領內的敏感議題,同時也成為兩岸意識形態的爭辯話題。

本期電子報首篇,邀請台大新聞所張錦華教授回應《中時》日前的密集評論,張錦華教授表示,其所發表的研究在分析媒體報導的「消息來源」的多樣性和「立場」的平衡性,為新聞採寫教科書和倫理規範中都強調的價值,她認為無論媒體所有權者為何?是那一種資金來源?根據事實,呈現多元及平衡意見,才是媒體應為,且媒體學者作為公共知識份子觀察媒體的重點。

其二,邀請政大新聞系馮建三老師針對《中時》近年來的報導作法,以及媒體的「中國因素」進行評析,他指出,《中時》三月初針對張錦華教授不曾提及的昆明恐怖事件進行連結與評論,相關傳媒的報導與評論,無論是刻意移花接木或是出於無意,均背離了工作倫理,應該補正。

其三,邀請南華大學張裕亮教授探究台灣傳媒「應如何」報導中國事務?張裕亮老師論析了台灣目前光譜兩段的兩家報社,並指出台灣記者在選用、判讀各式消息來源時,除了本身具備的中國大陸政經社會知識系譜及專業能力以外,不容諱言,更重要的因素是來自傳媒所有人的中國觀。張裕亮認為,台灣傳媒報導中國新聞時的立場,從《兩岸人民關係條例》出發,應是記者最佳的報導框架。

最後,來自政大馮建三老師的主動投稿,其來稿推薦公共電視「公視主題之夜」節目。他說,「公視主題之夜」透過紀錄片拓展了國人對國際議題與另類觀點的認知,雖說不是非常完美,但以粗具規模。播放影片後,該節目另有主持人與來賓,專就節目再作評析,有助於觀眾掌握紀錄片內涵。馮建三最後鼓勵現任公視董事長邵玉銘,應對文化部日前加倍預算之說,向行政院與總統府積極爭取遊說,讓公視有更多資源得以任事。

分類: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