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資訊的城鄉落差關鍵是在分組付費嗎?(第四期/大家看媒體)

文/楊品皓 (上班族)

媒體觀察基金會電子報於上一期做了有線電視分組付費的專題,詳盡點出消費者權益、業者的規模經濟以及數位匯流的影響下如何健全台灣有線電視系統的生態,然而,筆者在這邊也要點出幾個個問題,一是現行台灣有線電視系統的收費與城鄉資訊差距的問題,二是落實分組付費之後,真的有助於改善消費者權益嗎。

品質與費率出現城鄉差距

從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網頁上所提供的資訊,可以看出這兩年台灣各區有線電視系統的收費標準。在這一張表中,筆者看到了一個有趣的資訊,102年收費最低的前三地區為台北市(495元)、新北市(500元)與高雄市(500元),而全國收費最高的三個地區分別則為花蓮縣(590元)、台東縣(580元)與金門縣(580元),而筆者故鄉所在的南投縣費率為第四高(575元),雖然,收費最高與最低的縣市只有差距95元,然而卻反映的城鄉之間電視收視品質的差距,尤其品質的差距更是與收視費的價格呈現反比。

以自己為例,筆者在台北市工作,住在新北市,故鄉則在南投縣,每次觀察這三地的有線電視的台數與內容,則會發現台北與新北兩地收視品質相當,台數也堪稱多元,然而,每每回鄉看見南投當地有線系統的收視品質,不僅台數不如雙北地區,在收視品質上更會發生系統台錯置部份電影台、綜合台,將原有頻道位置隨意挪動,更穿插了收視品質極為不良的消費頻道,而這一個現象,不僅反應收視品質與收視費率不成比例,更反映了這兩者之間的城鄉差距。

推動數位化才是正本清源

就另一方面來看,NCC致力於推動分組付費,不但是回應民意要求,另一方面也在保障消費者權益,其精神的確可以嘉許,然而,筆者認為在保障消費者權益之前,更要落實城鄉之間的收視落差。或許我們可以說,有線電視系統是規模經濟,由於非都會區人口稀少,因此費率的確要以較高的費率來進行基礎建設,如果是如此,就可以理解為何非都會地區的費率佔據了前四高的位置,然而有一個弔詭的地方是,部份業者早已跨區經營(如,台灣數位光訊橫跨台中與南投),理應解決規模經濟的問題,然而其收視品質卻一直沒有提昇。

因此,筆者認為有線電視分組付費固然重要,但是在分組付費實行之前,所要解決的問題則是數位化推動的問題,以及稽查各家有線電視系統業者是否有挪動台數的問題,前者讓頻道更加多元化,後者讓收視品質更加獲得保障,如此質量並進,才是解決民眾在收看有線電視時的最根本的問題。

 

(編按:本刊「大家看媒體」專欄,歡迎對台灣媒體有任何意見、欲申訴媒體亂象的一般民眾、學生,乃至於專業人士投稿,每篇500到800字,刊出後酌予稿費,唯本刊保有編輯權,歡迎將稿件投稿至本會信箱:twmediawatch@gmail.com)

分類: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