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社群平台到生成式AI 逆食營培養面對多變媒體環境的素養

從社群平台到生成式AI  逆食營培養面對多變媒體環境的素養

現今媒體環境就像多變的宇宙一樣,置身在其中的我們,又要如何面對呢?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以下簡稱:媒觀)於8月9日起舉辦三天兩夜「漫遊媒體宇宙」第五屆高中職逆食媒體素養營,課程包括數位平台的大數據與媒體素養、媒體議題辯論、人工智慧與未來媒體素養等。活動中在引導高中職生了解自己使用媒體的習慣與平台的相關報告後,進行思考、表達與Podcast的製作,深度培養學員的媒體素養。

第五屆逆食媒體素養營邀請台灣大學蔡蕙如助理教授、報導者國際新聞主編張鎮宏與中央研究院GIS中心研究員暨中央大學蔡宗翰教授擔任講師,提供學員媒體素養、思辨與生成式AI等知識。

蔡蕙如助理教授以「我是誰?我在關注什麼?這和我有什麼關係?」三個問題破題,討論社群媒體時代下該如何看待新聞產業的轉變,並提醒在平台主導社會與經濟的邏輯下,使用者應該要思考隱私資料與平台精準行銷之間的關係。

張鎮宏主編以編輯的角度分享如何解讀不同資訊的觀點,以及身為媒體的產製方,如何對事件提出問題和闡述自己的觀點。張鎮宏表示,在講究點閱率的現代,製作一則新聞時,更應該清楚這則新聞的目的,以及會帶給社會的效益。

蔡宗翰教授介紹AI學習的三種方法、生成式AI在問世前經過的訓練等基礎AI知識,並提到在人工智慧的時代下,不實訊息的生成更加容易,AI可以成為查證的工具,也可以應用在各類工作中的協助。

營隊透過「台灣該立《數位中介服務法》嗎?」、「台灣電視新聞真的有在自律嗎?」以及「媒體識讀還是媒體教育的主軸嗎?」等三個辯題,訓練學生閱讀資料,提取事實,進行表達與論述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培養看待公共議題討論時,能理解事件擁有的多面向,理性分析判斷。

活動中也帶領學員閱讀平台服務條款、透明度報告,並撰寫屬於自己的媒介劇目,除了更認識當今社群平台的樣貌,也了解自己的媒體使用習慣,並在未來能更有意識的使用媒體。

營隊中,學員更從對媒體的觀察中,發想Podacst的題目,錄音、剪輯製作Podcast表達自己對議題的看法。本屆Podcast主題包括:匿名校版、韓國隨機殺人事件、置入性行銷、女性網路直播主、網路上性別刻板的言論等。

媒觀研究發展組專員賴麒全在成果發表後也給予回饋,並解釋媒體目前的困境以及議題可以如何延伸思考,鼓勵學員著重在內容的思考,不要小看自己創造出來的內容。

學員表示若不是參加這個營隊,不會關心這樣的議題,也從Podcast的腳本撰寫、錄製到剪輯的過程感到相當有成就感。

營隊總召陳珮云表示,媒體環境不斷地在改變,置身在其中的我們更應該有意識地去使用,也提醒學員媒體素養不該僅限於營隊之中,而是應該是一個長遠的學習,融入在生活中的能力。

 逆食媒體素養營辦理迄今第五屆,每年都會因應環境變化,帶給高中職生不同主題的課程,並藉由理論知識的學習與多元的成果製作,帶領學生更加認識媒體議題,保持思辨,並思考自己如何及為何利用媒體創製,培養高中職生媒體素養。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