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劇復興─多元平台下的原創爆發

文/鄭人豪(本會專案企劃)

今年「媒觀講堂」我們持續把焦點放在影視生產的相關議題。在七月時,「媒觀講堂-國片真的沒市場?從製作端談國片市場性」邀請了《通靈少女》的監製,公共電視國際部經理施悅文,以及「植劇場」的發起人王小棣導演分享參與製作的經驗。席間,他們也分別談到線上影音平台的發展,帶來產業新的可能,以及在全球競爭的產業環境中,原創題材內容的高度價值。上週六(18日),我們延續這樣的討論,在閱樂書店松菸店舉辦「媒觀講堂-原創爆發?談多元平台的可能性」座談。

這次的講堂由中正大學傳播學系教授唐士哲擔綱主持,邀請了公共電視節目部經理於蓓華,以及瀚草影視文化總經理湯昇榮與會對談。我們企圖從公共電視推出的新興品牌「公視新創電影」以及瀚草製作的《麻醉風暴2》,在製作與企劃中和多元影視平台的合作和互動出發,討論內容播映平台的多元化發展,對於影視製作的影響,以及未來產也可能的發展圖像。


中正大學傳播學系教授唐士哲。(媒觀提供)

一開場,唐士哲就承認自己並非OTT平台的觀眾。過去看電視的經驗,在很多層次都無法涵蓋這場講座討論的現象。因此,自己雖然專研影視文化研究,不過是「有危機意識的專家」。這樣的開場,實際上也突顯了,隨著OTT平台在台灣的發酵,大家的收視習慣亦隨之改變。影視作品被看到的方式,也因此更加的多元。但這樣的趨勢,究竟會對產業帶來怎樣的影響,看來還有很大的想像空間。唐士哲接著便提到,近幾年大家時常會看到「台劇復興」這樣的字眼。這當然代表了,有越來越多不一樣的戲劇作品在不同的平台露出,也對於過往電視劇的內容形式和製作產生了一些顛覆。

唐士哲認為,在談到所謂的「台劇復興」時,其實真正應該討論的是,產生這些內容的生態是不是正在形成,這才是關切這波「台劇復興」所應該關切。這個良性的結果,是不是有可能擴大、升級,而不是像大家在緬懷的台灣新電影般曇花一現。這也是接下來必須思考的課題。

於蓓華首先就提到公視的OTT平台「公視+」10月份開台,正好遇到「公視新創電影」兩部新作品,《乒乓》和《林投記》上檔,導致「公視+」被癱瘓。這也代表了有非常多的觀眾是透過OTT平台「公視+」,而不是傳統的13頻道「看見」公視。作為傳統電視頻道,「公視新創電影」與所謂多元平台最初的關係,來自於不希望干預創作者的考量。於蓓華指出「公視新創電影」的第一部作品《最後的詩句》,由於片中一鏡到底的性愛鏡頭,使得在廣電節目分級的制度下,必須面臨放在深夜時段或是剪片的抉擇。為了維護創作的完整性,因此嘗試了新的播映策略,也正大光明的跟頻道「分手」,頻道不再是播出的首選。


公共電視節目部經理於蓓華。(媒觀提供)

於是「公視新創電影」一開始便選擇先在光點華山電影館主題放映,接著放上愛奇藝、LINE TV等OTT平台,最後才回到電視頻道的深夜時段。《乒乓》和《林投記》這樣驚悚和靈異題材的類型戲劇,也選擇OTT平台先行上架。他指出,公視本身是處在一個冷門的頻道,而「公視新創電影」所嘗試的內容又僅能夠在非主流的深夜時段播出。因為有更多元化的內容播映管道,讓創作者的作品能夠觸及更多的閱聽眾,讓好的內容能夠發揮長尾效應。

於蓓華認為在這樣的發展下,OTT平台實際上「把公視的路打開了」。他以廚房做為比喻,人生劇展和學生劇展是讓許多創作者嘗試創作的很好機會。但就像一個廚房習於讓人作清粥小菜,慢慢地來到這個廚房的人大多也只會做清粥小菜。他認為新創電影就是要創造一個新的廚房,讓進到廚房的人能夠嘗試作「辦桌」的菜色,其初衷在於希望創作者能不受限的嘗試。然而,新創電影當中,許多內容的嘗試,在傳統頻道通路必定受限。但OTT平台卻可以跳脫這樣的框限。因此,多元平台的發展,也讓公視能真正的往所謂「多元內容的孵育者」的角色前進。而他認為這是公視未來所需扮演的重要角色。

於蓓華以為,公視某部分的責任是對於產業的責任。也就是如何運用公視的資源在產業中捲動出更多的能量。他指出台灣產業中最虛弱的兩塊就是好的劇本和製作人的市場眼光。而公視目前正在嘗試做「IP孵育計畫」,就是希望慢慢建立一個有效的系統,慢慢的培養產業最虛弱的部分,讓產業有更好的運作。另外,OTT平台的發展,也讓公視作為一個內容生產者,能將優質的作品賣到更多國內外的播映平台;連結的不只是國內市場,或是中國,而是國際的市場。於蓓華也指出,當前對於台灣的影視製作,相對於普遍被認為的低谷,對於有志發展的製作團隊更是最好的時候。因為所能連結到的資源和合作的對象,不再侷限於國內,而是更國際化的。

湯昇榮則強調掌握趨勢的重要性。他認為台灣想要發展影視產業,未來的發展趨勢就在於多元的影音平台。因此,他指出公視發展OTT影音平台是正確的發展方向。他列舉如網路廣告量超越電視,以及民視的副業收益超過頻道內容主業,以及台灣戲劇龍頭三立裁員等現象,指出相對於傳統的電視頻道,網路影音平台才是未來發展的所在。而他也以《麻醉風暴2》為例呼應於蓓華的論點,對於內容製作者來說,多元平台播出能夠讓作品觸及更多的閱聽眾。另一方面,各個平台的觀眾對於平台有一定的黏著度,Netflix等平台願意花更多的資源去製作好的內容,去吸引觀眾的目光,也是這些新興影音平台能夠成功的關鍵。在這樣的背景下,他認為《通靈少女》是今年很成功的指標,也將許多國際平台的目光吸引到台灣的製作團隊,國際的合作也是未來瀚草的發展方向。


瀚草影視文化總經理湯昇榮。(媒觀提供)

湯昇榮從過去在客家電視的經驗出發,他認為對於內容生產者來說,多元平台的發展是跳脫過去對於頻道的依賴的機會。他指出,接下來產業發展的趨勢,將使得內容生產者成為核心,直接與投資者、廣告商或行銷商連結,《麻醉風暴2》就是這樣的例子,這也能夠提升拍攝預算,讓製作者有更好的運作。另一方面,湯昇榮認為在OTT的發展下,付費內容是未來的趨勢,在這樣的趨勢下,他以超級市場為例,會使得觀眾和內容生產者之間發展成直接的消費者與生產者的關係,剝去廣告與收視率在中間的影響。平台之間的競爭也將取決於是否有好的,獨家的影視內容。特別是網路對於國界的模糊,促使好的影視內容,能夠有更好的國際銷售發展空間。而對於內容製作者來說,如何行銷自身的內容,也將是關鍵所在。

最後湯昇榮提到整體影視產業發展的重要性,「只有瀚草好沒有用」,台灣影視內容在國際銷售市場中,市場價值的低落,也反映到《麻醉風暴2》的海外銷售上。他強調國際上對於台灣影視內容價值的認定就是三千、五千美金,但這樣的價格對於製作團隊來說根本入不敷出。但網路影視平台的發展提供了新的市場和嘗試新內容形式的機會,如果台灣的內容生產者能藉此機會去重新塑造台灣戲劇的品牌價值,對於整體產業會有更好的發展。

分類: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