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這裡

98年第4季優質兒少節目結果出爐,64節目獲推薦歷年最高

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公布98年度十至十二月優質兒童暨青少年節目,本季共有10家電視台64個節目獲得推薦。其中大愛電視台「地球的孩子」、公共電視台「下課花路米」、「聽聽看」,「流言追追追」獲得5顆星推薦。

評審認為「聽聽看」節目單元能深入探討有肢體感官障礙者的生命歷程,包括期許、挫折與努力,並呈現他們對藝術的表現與熱情,有動人心弦的能量,首次入選即獲五顆星推薦,表現亮眼,適合親子一同收看。其他如「下課花路米」、「地球的孩子」及「流言追追追」則是維持一貫水準,長期受到肯定的優質節目。

[1127新聞稿]政府應促成新聞媒體自律 而非箝制新聞自由

政府應促成新聞媒體自律 而非箝制新聞自由 新聞稿 P1310618 在台北市政府宣布依據兒少法來裁罰蘋果日報50萬元之後,民間對壹傳媒集團的抗議行動,主要是批判「動新聞」過度描述性侵害、性騷擾、兒虐家暴等案件的犯罪細節,不僅是危害兒少身心健康,更是攸關人權的問題。過去蘋果日報就常以文字和圖示,過當描述性侵細節,現在更變本加厲,以模擬動畫來重現犯罪過程。此乃踐踏案件當事人之人權和尊嚴,將造成當事人二度傷害。 我們認為,新聞自由不該建立在侵犯人權、消費他人受害過程的基礎上,而應回歸新聞的本質,以資訊分享來促進公共利益。例如,性侵案件犯罪過程的細節本身並無新聞價值,像蘋果日報這樣把性侵細節當作活春宮來販賣、刺激銷路,既侵犯人權,更無新聞倫理可言。

《睜開左眼》,帶你看見攝影記者的勞動面貌

主持人:管中祥、蔡蕙如

來 賓:李惠仁(本片導演)

頻道:教育電台(全國聯播)

時 間:11月27日(五)下午六點十分至七點

節目預告: 或許你我都曾有過邊看電視新聞邊生氣咒罵或是無力嘆氣的經驗,也或許我們都對新 聞媒體亂象不太滿意,但是,在我們批評媒體的背後,或許我們都忽略了新聞工作者的勞動條件。

本周邀請了資深電視新聞攝影記者─李惠仁導演,為大家介紹台灣第一部電視攝影記者紀錄片─《睜開左眼》。結束了長達15年的攝影記者工作,李惠仁拿起自己最熟悉的工作夥伴,攝影機,透過它紀錄了同業的勞動樣貌,同樣地也是再次對自己攝影生涯以及生命的重新思考。 大朋友小朋友要記得收聽喔!《睜開左眼》,將帶著你我一同貼近電視新聞攝影記者的勞動面貌。

「新聞不是類戲劇 壹傳媒勿侵人權」記者會

時間:2009年11月26日上午10:00
地點:蘋果日報大門口(台北市內湖區行愛路141巷48號)

發起單位: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婦女新知基金會、台灣新聞記者協會、媒體改造學社、台灣少年權益與福利促進聯盟、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台灣人權促進會、台北市教師會、台灣婦女團體全國聯合會、勵馨基金會、台灣省教育協會、婦女救援基金會、台北市女權會、台灣防暴聯盟、公民媒改聯盟(註)。

兒少優質人氣節目大票選 上網投票∼拿好禮喔!!

九十八年度國人自製兒童暨青少年優質節目 五星獎頒獎典禮系列活動- 人氣節目大票選 你知道今年度有哪些五星獎的節目嗎? 你看過這些節目嗎? 現在投下你神聖的一票, 決定誰能成為本屆兒少優質節目的「最佳人氣獎」, 並有機會替你自己贏得大獎喔!

[中央社]媒觀十年 積極反對開放置入性行銷

〔中央社〕台灣媒體觀察基金會董事長管中祥今天在媒觀10年座談會表示,台灣媒體早期被政治控制,近來加上商業結合,政府還打算開放媒體置入性行銷,對國家民主發展將有負面影響。

11月20日 媒體新視界:媒觀十年,生日快樂!!

p主 持 人:管中祥、蔡蕙如br / 來 賓:賀德芬(媒觀第一屆董事長)、劉昌德(媒體改造學社召集人) br / 頻  道:教育電台(全國聯播) br / 時 間:11月20日(五)下午六點十分至七點 /p !--break-- p節目預告: 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十歲了,回顧這十年的歷程,有成功、有失敗,有所獲、也有不足。 本周我們邀請到媒觀成立之召集人,同時也是媒觀第一屆董事長賀德芬老師,談談當初是在什麼樣的時空脈絡之下成立媒觀,以及未來對於媒觀的期許。 另外,也邀請媒改社召集人劉昌德老師來與我們分享這十個年頭,媒體改革運動之風景。 邀請媒觀好朋友以及關心媒體改革運動的朋友們大家一起來收聽!/p

2009年10月捐款徵信

如同您所同意的,台灣媒體極需改革,我們除了例行性的媒體監督工作外,近年來也與許多公民團體持續合作,不僅相互支持,也期待形成更大的社會動能。但,監督媒體終究是在防弊,我們更積極思考如何使公民自主選擇、弱勢發聲,形成社會更多元、更民主的正面力量。因此,我們也不敢忽略最基礎的 媒體識讀教育工作,不論是致力於中小學的媒體識讀師資培訓與推廣,或者社區大學的紮根教育及公民記者的培養,都是我們不可懈怠的工作。

我們不敢侈言台灣媒體改革有多大的進步,但我們時時提醒自己可以更加努力。在改革力量逐步發芽的此時,您的贊助是我們推動此項工作的重要力量,也是我們必須承擔的責任。我們將秉持成立宗旨,致力促進更健康、公義、多元的傳播環境。

未來仍盼您不吝給予指教惕厲,持續支持我們!

11月13日 邊地發聲:環境資訊中心

p主 持 人:管中祥、蔡蕙如 br / 來 賓:彭瑞祥(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環境資訊中心主編)br / 頻  道:教育電台(全國聯播) br / 時 間:11月13日(五)下午六點十分至七點/p !--break-- p節目預告: 第三屆卓越新聞獎社會公器獎得主出爐了,本屆得主為「環境資訊中心」,一個關心各地環境議題的獨立公民平台。 環境資訊中心網站由台灣環境資訊協會所設立。/p p環境資訊中心提供了包含台灣,中國地區以及國際間大大小小的每日環境新聞以及各式各樣環境議題的剖析,這些議題包含了氣候變遷、生物多樣性、環境信託、還有國土復育等等,詳細豐富的資訊不僅僅提供給了大眾一個了解環境議題的良好管道,同時也扮演了有別於主流商業媒體的獨立公民平台。/p p而今年環境資訊中心以帶動環境思潮,為弱勢環境發聲,以及推動國內環境信託、工作假期等工作而獲得了卓越新聞獎的第三屆社會公器獎的肯定。 今天我們特別邀請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環境資訊中心主編彭瑞祥先生,到節目中與大家介紹這個優秀的獨立媒體。 相關資訊 http://e-info.org.tw//p

媒改10年座談會

親愛的貴賓,您好!

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自1999年成立以來,已走過十個年頭。自解嚴後,台灣媒體由原先黨政軍控制的極端,走向商業勢力主宰的另一端,過程中也產生不同性質的媒體問題。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