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這裡

【台灣記者撐香港—台灣如何幫助國安法陰影下的香港】座談會

台灣記者撐香港—台灣如何幫助國安法陰影下的香港

座談會簡章

一、座談會背景與宗旨:

  中國全國人大在今年(2020年)6月30日通過香港《國安法》,這一舉動堪稱「一國兩制」的終結,更是「香港內地化」的起始,進一步牽動國際政治經濟秩序的劇烈變化。正當香港的自由與文化被摧毀的同時,國際與在地媒體紛紛衡量著將來新聞及出版自由的出路。

  台灣媒體沒有一天不在前線上。台灣位於國際地緣政治與價值觀衝突的東亞戰略要地,如何走出有別於香港、日本與南韓的一條自己的路?我們能否因應時局,發展台灣、支持香港、接引與連結自由世界的媒體力量,開啟未來數十年的願景?台灣政府不能只是作壁上觀,而台灣媒體界應當提出自己的議程與主張。

  逢此歷史時機,台灣新聞記者協會發起本次座談會,與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卓越新聞獎基金會、媒體改造學社、無國界記者組織等國內重要的媒改團體聯合舉辦「台灣記者撐香港—台灣如何幫助國安法陰影下的香港」座談會。並於會議開始前,宣讀一份共同的政策倡議,以之鋪墊本次座談的引路磚。

【公民參與媒體改造聯盟聯合聲明】中部「少年校園性侵案」,網路與社群媒體嚴重洩露未成年當事人及相關利害關係人個人資訊,造成媒體公審、網路霸凌等私刑效應,公民團體譴責及呼籲各媒體及網友應即刻自律

【公民參與媒體改造聯盟聯合聲明】

中部「少年校園性侵案」

網路與社群媒體嚴重洩露未成年當事人及相關利害關係人個人資訊

造成媒體公審網路霸凌等私刑效應

公民團體譴責及呼籲各媒體及網友應即刻自律

近期中部地區某校高中生性侵事件在網路媒體、論壇上引起公憤,大批網友群起對未成年加害者及被害者進行人肉搜索,並散佈關於未成年加害者的姓名、校名、照片,及其家屬姓名、照片等個人資訊。後續更有部分網友在公開平台指責該校為『後宮花園』,甚至不問是非謾罵該校其他學生為『人渣學校的學生』;部分媒體更是帶頭號召網友對該校丟雞蛋。

逆食NEWS-媒體議題Podcast

逆食NEWS是媒觀跟和平東路實驗室合作的podcast節目,從2020年3月起,我們定期針對新聞時事,和大家一起討論相關的媒體議題與媒體素養問題。

以下管道都可以收聽我們的節目:

【不需登入即可收聽】

2018年捐款徵信

台灣社會值得享有比現在更好的媒體環境。

媒觀所做的每一件事,都在努力回應時代浪潮中台灣民眾的實際需要:

     · 媒體環境監督觀察  · 奠定事實查證機制  · 媒體素養教育紮根

     · 兒少閱聽傳播權益  · 關注新聞自由權利

2017年捐款徵信

台灣社會值得享有比現在更好的媒體環境。

媒觀所做的每一件事,都在努力回應時代浪潮中台灣民眾的實際需要:

     · 媒體環境監督觀察  · 奠定事實查證機制  · 媒體素養教育紮根

     · 兒少閱聽傳播權益  · 關注新聞自由權利

2016年捐款徵信

台灣社會值得享有比現在更好的媒體環境。

媒觀所做的每一件事,都在努力回應時代浪潮中台灣民眾的實際需要:

     · 媒體環境監督觀察  · 奠定事實查證機制  · 媒體素養教育紮根

     · 兒少閱聽傳播權益  · 關注新聞自由權利

[無國界記者組織聲明稿] 香港:《蘋果日報》創辦人涉國安法被捕,最高可處無期徒刑,無國界記者組織對此予以譴責

香港:《蘋果日報》創辦人涉國安法被捕,最高可處無期徒刑,無國界記者組織對此予以譴責

香港警察今日以「勾結外國或境外勢力」為由逮捕《蘋果日報》創辦人黎智英。中國政府近日在香港強行實施國安法,根據該法,罪名一旦成立最高可處無期徒刑。無國界記者組織(RSF)呼籲香港當局儘速釋放黎智英。

RSF和NGO聯盟一同呼籲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特赦有病逝獄中危險的記者

無國界記者組織(RSF)和10個人權NGO所組成的聯盟共同發表聲明,呼籲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特赦曾兩度獲頒RSF新聞自由獎的記者黃琦,若黃琦未能及時獲釋會有病逝獄中的危險。

無國界記者組織和10個人權NGO所組成的聯盟於7月22日發表聯合聲明,呼籲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特赦現年57歲的調查記者黃琦。黃琦曾兩度獲頒RSF新聞自由獎,2016年11月開始遭到監禁,去年更被判處12年有期徒刑。由於黃琦健康狀況岌岌可危,若未及時獲釋將有生命危險。

無國界記者組織(RSF)東亞辦事處執行長艾瑋昂表示:「黃琦過去10年遭到監禁,所處環境條件惡劣導致其健康狀況嚴重惡化,這項判決無異於判他死刑。」他呼籲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網開一面行使特赦令,趁現在還來得及盡早釋放黃琦。」

109年度國人自製兒童及少年優質節目五星獎徵件辦法

 

為鼓勵傳播媒體業者製播有利兒少身心發展的節目,關注兒少傳播權與文化權,讓兒少擁有良好的媒體與文化資源,本會每年度舉辦評選活動,公開推薦台灣自製優質兒少節目。

本會之優質節目評選作業,針對各電視台(含電視台的網路原生節目)、串流影音平台每年度首播之兒少節目(不包含每日新聞),諸如:戲劇、音樂、表演、動畫、紀錄片、綜藝、實境、行腳、談話……等節目類型,邀請專家學者、資深兒少節目工作者、公民團體、教師及兒少組成評審團,共同評選值得推薦給兒童及少年觀賞之優質節目,並製作優質節目表公佈於本會官網上,作為兒少選擇收看之參考。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