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這裡

台灣公共媒體的前世與今生

雖然台灣媒體遭到少數資本集團壟斷,觀眾普遍不滿,但到少還有品質較優的公共電視可以選擇。公視不但供弱勢服務及優質文化節目,甚至是台灣較少能夠不分藍綠批評政府政策,作為公共論壇的媒體。

2012年12月捐款徵信

如同您所同意的,台灣媒體極需改革,我們除了例行性的媒體監督工作外,近年來也與許多公民團體持續合作,不僅相互支持,也期待形成更大的社會動能。但,監督媒體終究是在防弊,我們更積極思考如何使公民自主選擇、弱勢發聲,形成社會更多元、更民主的正面力量。因此,我們也不敢忽略最基礎的 媒體識讀教育工作,不論是致力於中小學的媒體識讀師資培訓與推廣,或者社區大學的紮根教育及公民記者的培養,都是我們不可懈怠的工作。

我們不敢侈言台灣媒體改革有多大的進步,但我們時時提醒自己可以更加努力。在改革力量逐步發芽的此時,您的贊助是我們推動此項工作的重要力量,也是我們必須承擔的責任。我們將秉持成立宗旨,致力促進更健康、公義、多元的傳播環境。

未來仍盼您不吝給予指教惕厲,持續支持我們!

請注意有權利拒售的巨獸(陳炳宏)

請注意有權利拒售的巨獸(陳炳宏)

2013年1月18日

據媒體報導,財經雜誌商業周刊本周遭統一超商「停售」,商周認為談論統一超人事異動的報導是「肇禍原兇」,而統一超回應說是後端物流問題,趕不及讓商周上架,但經緊急協調後,已將陸續配送該雜誌。從前述對話看來,商周雖已失掉銷售先機,此事還是會快速落幕,但如果指控屬實,那各界應該嚴肅以對。

就純商業邏輯來說,統一超商想賣或不賣什麼產品,這是他家的事,就像應該不會有人會去抗議統一超商買不到光泉牛奶,這是市場競爭邏輯。但是如果今天統一拒賣的是雜誌,而且是因為報導內容引發它不爽而拒賣,那就不能等同拒賣牛奶一樣看待,因為拒賣雜誌不等同拒賣牛奶,因為這涉及違反言論自由與壟斷意見自由市場的問題。

我想一定有人會認為,統一為何不能拒賣任何它不想賣的商品?面對這種論調,筆者只能說這種把媒體比做牛奶的論調,實在缺乏對言論自由與民主發展關連性的理解。以統一超商停售商周一事來說,商周既是媒體也享有言論自由,要看其報導的內容是否是可受公評且涉及公共利益之事務,如果統一超認為內容有詆毀或惡意中傷該公司之處,那大可循法律途徑,但還是不宜拒絕銷售,因為這有違反言論自由的疑慮,不能等閒視之。

適齡兒童電視節目標章101年下半年評選結果發表記者會新聞稿

 

 

電視節目有分級,兒童節目有分齡

適齡兒童電視節目標章101年下半年評選結果發表記者會

電視節目早已分級,而兒童節目也開始分齡!為協助家長幫兒童選擇適合其年齡層的電視節目,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委託財團法人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執行「適齡兒童電視節目標章」評選作業,針對電視兒童節目進行分級與認證,結果共計有11家電視台32個節目獲得標章認定,將於節目中標示,讓家長清楚瞭解各節目適合那個年齡層兒童觀看。

通傳會表示,為鼓勵傳播業者製播適齡兒童節目,以提供家長為不同年齡層兒童選擇節目時參考,特委託媒觀執行「適齡兒童電視節目標章計畫」,委由專家學者、基層教師、家長與NGO組織進行甄選工作,以選出適合12歲以下兒童觀賞之適齡兒童電視節目,並頒給予「適齡兒童電視節目標章」,真正達到兒童節目分齡及適齡觀賞的目標。

主辦單位媒觀指出,此次兒童節目標章認證以適宜收視年齡區分,主要分成四個年齡區塊,分別為2至6歲、7至9歲、10至12歲、7至12歲,由評委針對國內自製與國外委製之兒童節目進行甄選,並對適合該年齡之兒童節目給予標章認證,以補足現行電視節目分級制度的不足,同時作為親子選擇收視兒童節目之參考標準。

適齡兒童電視節目標章101年下半季結果發表會新聞採訪通知

 

電視節目有分級  兒童節目有分齡

適齡兒童電視節目標章101年下半年結果發表會

新聞採訪通知

 

日期:2013/1/17()

時間:上午9:30

地點:台北市客家文化園區(汀州路三段2)3樓媒體簡報室

 

指導單位: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

主辦單位:財團法人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

出席人員:

何吉森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傳播內容處處長 )

推動媒體素養教育整合計畫可行性座談會記錄

 

推動媒體素養教育整合計畫可行性座談會記錄

時間:12月15日(六)

地點:向日葵餐廳(台北市和平東路一段141巷7號之二)

主持人:陳炳宏(媒觀執行長、臺灣師範大學大傳所教授)

出席嘉賓(以下按照姓氏筆畫排序):

辛靜婷(國立台灣科技大學數位學習與教育研究所博士後研究員)

邱家宜(卓越新聞獎基金會執行長) 

黃聿清(世新大學媒體識讀教學研究中心研究員)

楊順美(富邦文教基金會總幹事)

葉大華(臺灣少年權益促進聯盟秘書長)

藍淑芬(全國意向顧問公司副總經理)

 


 

 

Media reform a challenge for youth

Chen Ping-hung 陳炳宏

Friday, Jan 11, 2013 Taipei Times

On New Year’s Eve, a group of students gathered in Liberty Square in Taipei to fight for an ideal that might never be realized. They were unlike other young people taking part in New Year’s Eve celebrations. They did not have any celebrities entertaining them, only thousands of like-minded young people with a burning desire to see the progress of civil society and democracy in Taiwan, as they protested against media monopoly.

媒體大開民主倒車

媒體在民主社會的重要價值,一方面在於監督權力者,同時也是促成不同社群相互理解與對話的公共空間。若要達這樣的目的,反對媒體壟斷、健全公共媒體、資訊透明公開,三者缺一不可。但最近幾年,這三件事,卻是相當不正義。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