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改應成為七八年級的共同記憶 (陳炳宏)
2013年01月05日
在冷風颼颼的跨年夜,一群學生聚在自由廣場前為著可能根本無法達到的理想而嘶吼,他們不像參加跨年晚會的年輕人有大牌歌手唱歌給他們聽,也沒有超級明星可以跟他們同樂;反媒體壟斷青年活動現場有的只是上千顆熱切希望台灣公民社會能更健全,民主之火不能熄滅的心。可惜總統跟高官們卻不願意對他們愛國家的熱血表示謝意,甚至表達支持,我不能理解,這是什麼政府啊?
筆者在大學講授「媒體素養」通識課時常強調,現代社會的大眾媒體就等於是我們現代人的耳朵跟眼睛,只要誰能擁有、控制媒體,他就可以控制我們可以聽到什麼,或不可以聽到什麼,可以看到什麼,或不可以看到什麼,是非常有影響力的,因為現代人都必須仰賴媒體去了解外界的人事物。
例如如果大陸媒體不報導劉曉波獲得諾貝爾獎,大陸民眾根本不會知道世界發生這件事(不是每個人都懂如何上網翻牆的)。因此如果經營媒體的人不把媒體當社會公器,內容的選擇只依老闆個人的喜好,又湊巧他擁有許多媒體,那我們只好隨著他的喜好,只能知道他想讓我們知道的,只要他一不爽,不想讓大家知道的事,他就不報導,那這還會是民主社會嗎?這也叫新聞自由嗎?
將產生無限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