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這裡

第一階段研究成果:建立電視時事議題討論(政論)節目觀察評鑑指標成果報告 2013.09

專案進度:

第一階段研究成果: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研究案 時事談話性節目觀察報告 成果報告

主持人:

唐士哲(國立中正大學傳播系副教授)

研究助理:

李依靜(國立中正大學電傳所畢)
李宜蓁(國立中正大學電傳所研究生)
黃文慧(國立中正大學電傳所研究生)

研究目的:

本計畫的主要目的,是希望為台灣現有的時事議題討論性節目建立一觀察與評鑑的指標。報告下文指稱的時事議題討論性節目即是時下通稱的「政論節目」,但本次報告不使用此一時下通用的稱呼,主要是近幾年來,這一類型的節目已經跨越出狹隘的政治議題討論格局,而比較廣泛的涵蓋一些社會、環保、弱勢權益等相關議題。

時事談話性節目觀察報告

針對台灣現有時事談話性節目進行總體檢,同時進行重點式長期監看,建立評鑑指標,並蒐集歷年來政論節目所引發爭端事例,探索建立時事議題談話節目內容製播準則或者自律規範的可能,以解決目前談話性節目無法進行自律與無法令約束的狀態。

本計畫在執行的第一階段,將針對時事性談話節目,做一節目呈現形式的掃瞄式內容分析;並針對特定節目討論議題,作一歷時性的敘事分析。這一階段擬以「節目」為單位,主要以掃瞄並分析既有時事議題討論類談話節目的內容與形式,同時,評估這類談話節目議題的屬性,以及呈現議題的特性。

而第二階段特別針對「名嘴論政」現象做觀察。此部份主要觀察不同節目間參與者流動的情形;以及特定高頻率的參與者參與討論的議題範圍,同時,除了由第一階段原六個節目中,選定三個節目作為第二階段觀察對象,另外,將在日間或深夜其餘時段中,挑選另外三個政論節目為觀察對象,並整理出高曝光度的節目來賓,針對特定名嘴出現在各個節目中的情形進行觀察。

最後,希望可以探索建立時事議題討論節目內容製播準則或者自律規範的可能。


第一階段研究成果:建立電視時事議題討論(政論)節目觀察評鑑指標成果報告 2013.09

是新聞?還是綜藝?全民意見大公投結果公佈

是新聞?還是綜藝?全民意見大公投結果公佈

日前(4/12)中國大陸湖南衛視歌唱節目「我是歌手」進行總決賽,當晚部份新聞台幾乎以直播或用大篇幅方式進行報導,針對此現象本會於4月16日舉辦網路調查投票,截至26日止共計有160人上網投票,其中151人認為新聞台以此種方式進行報導,對新聞頻道與專業功能表現上乃是不恰當作法,佔總投票人數的94%,而有81%的網友認為政府應該在此事進行管制與懲處,對於大陸在製作節目時,常將一般商品名稱進行冠名與置入方式進行,則有63%的網友不贊成此一作法。

2012年「臺灣四報刊載中國參訪團新聞分析」: 新聞素質、操控框架以及意識形態分析

專案進度:

第一階段研究成果

說明:

近年來中國新聞置入日益氾濫, 傷害新聞專業,提供偏差資訊,並影響國家安全,已遭監察院及相關政府單位糾正或處罰,因此值得繼續觀察、深入檢討和提出改進之道。近幾年累積的案例中,可看出「中國省市參訪團」來臺的報導是主要的新聞置入對象,部份媒體出現新聞來源單一、報導立場幾近全部正面的宣傳式內容,不但破壞新聞專業本質,也有損民眾知的權利。因此,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委託台灣大學新聞所張錦華教授,針對2012年台灣四大報報刊載「中國參訪團新聞」報導進行「新聞專業品質」的研究分析,並選擇福建團的「平壇開發案」報導作特別案例分析,比較臺灣四個主要報紙的新聞專業品質,以新聞來源數和立場平衡度作為指標,並提出批評和建議。

台灣媒體之中國置入現象調查報告

【委託台灣大學新聞所張錦華教授執行】

計畫摘要

由於中國新聞置入嚴重傷害我國新聞專業,提供偏差資訊,誤導閱聽眾、並影響國家安全,值得深入檢討和提出改進之道。相關的行政訴訟判決已指出新聞置入並不需要對價的事証,應從新聞訊息的特質和出現的脈絡加以判斷。本研究於第一階段選擇2012年中國省市政府首長來臺期間的新聞報導加以分析,主要是因為有2家報紙這類型的報導已遭監察院和相關單位調查確認有置入前例,因此可以透過比較有置入前例和沒有置入前例的報紙,從van Dijk 操控論述的框架分析和Thompson 的意識形態分析,檢視其新聞報導素質和意識形態立場,討論新聞置入的問題和影響,以及改進之道。

預計每半年公佈一次研究結果,召開記者會與論壇,向一般民眾說明。
 
第一階段研究成果:2012 年「臺灣四報刊載中國參訪團新聞分析」點我看全文

研究計畫成果發表記者會-2012 年「臺灣四報刊載中國參訪團新聞分析」

 

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研究計畫成果發表記者會
2012 年「臺灣四報刊載中國參訪團新聞分析」採訪通知
 
一、日期:2013年4月13日(星期六)
二、時間:上午10:30—11:30
二、地點:台灣大學新聞所401教室(四樓)
三、與會人:張錦華 (台大新聞所教授)
      林福岳(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公共事務長)
四、活動流程:
10:30—10:35  主持人說明媒觀研究案(主持人:林福岳事務長)
10:35—11:15  計畫主持人報告量化數據及分析結果(報告人:張錦華教授)
11:15—11:30  媒體提問時間

新聞正確性教室

本研究將針對平面新聞,每月輪流抽取兩則新聞,一則為當月重大事件,另一則為隨機抽樣抽取之新聞報導。並針對所抽樣之新聞深度訪談報導之消息來源,涵蓋問題包括採訪內容是否確實受訪、呈現出來的內容是否正確、新聞報導的主客觀錯誤等。同時也邀請專家(新聞實務界與學術界)針對抽樣新聞報導進行評估,並剖析抽樣新聞報導之正確性。
最後,定期公布在本會的「新聞正確性教室」專區,以提問和公開討論方式,先邀請公眾與讀者提供有關該則報導新聞正確性之相關資訊、提問與討論,之後邀請撰稿記者、消息來源對讀者提問進行回應以及在論壇上直接對話。
具體執行方式,詳下圖

新聞正確性教室專屬網頁


第一階段研究成果:新聞正確性教室 2013.09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