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所有權集中化!關係到社會你我他

陳炳宏(台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教授)


在遠古部落時代,人們幾乎都是透過親身體驗去接觸與瞭解外界的人事物,人與人間的互動是如此,接觸外界事務也是如此,身體是主要恐怕也是唯一的傳播媒介。但時至現代社會,社會體系與網絡已經複雜到人們再也無法完全透過親身接觸去瞭解外界的人事物,這時無遠弗屆的傳播科技便扮演著重要的媒介角色。例如現代人不必去過非洲,只要透過「發現頻道」(DISCOVERY Channel)或「國家地理頻道」(National Geographic Channel),便可以親眼看到奔馳在非洲草原的動物,台灣民眾也不必去日本,就可以透過電視轉播或各種媒體,看到地震、海嘯、核能等事件對福島的傷害。這時候大眾媒體很自然的就成為我們現代人認識與瞭解所有外界人事物的耳朵跟眼睛。


例如在2008年總統大選前,相信很少民眾有親身接觸馬英九及謝長廷兩位總統候選人的機會,但還是有超過一千萬的選民在選舉日投下他的一票。不可否認的,在這件民主大事上,大眾媒體已經取代親身接觸而成為選民瞭解候選人的耳朵跟眼睛,最後協助選民作投票的決定。因此,此事更可以說明大眾媒體已經在民主政治發展歷程中,扮演很重要的角色。


如果大眾媒體已成為現代人接觸外界人事物的主要管道,以及民主社會的基礎,那我們不能不問的一個重要問題是,誰正在控制著台灣的大眾傳媒?這些人會不會想透過控制他們所擁有的大眾媒體-也等於是我們現代人的眼睛跟耳朵-讓我們可以看到、聽到或看不到、聽不到什麼資訊嗎?這也就是現代人為什麼一定要了解媒體產權的主要原因之所在,也就是說,認識及瞭解大眾媒體產權對現代人很重要。


從大眾媒體在民主社會的角色來看,眾聲喧嘩的媒體多元聲音的展現,才能促進社會民主的發展,而媒體控制在極少數人手上的一言堂意見市場,就會是民主社會的危機,所以媒體產權是否集中在少數人手上,是我們關心媒體產權的第一要務。


媒體產權集中在少數人手上會有何問題呢?可以舉個例子來,原本中國時報或中天電視台屬於不同老闆,但在2006年,中國時報老闆出前把中天電視三個頻道買下,結果研究發現,在中國時報買下中天前後各一年間,中國時報影劇版對中天電視台相關節目的報導,竟然增加了四倍。試想,如果中國時報不是中天的老闆,他會利用夠多的版面去報導中天電視台節目的內容嗎?再從另外一面來看,如果中國時報沒有擁有中天電視台,中國時報的讀者可能可以從其影劇版讀到更多其他電視台的新聞報導,也就是說,中國時報影劇版的內容應該會更多元會才對。最後,從其他電視台的角度,因為中國時報買下中天電視台後,他們電視台的節目被中國時報報導的機會相對就減少了,所以媒體產權集中的影響應該是很廣泛的。還有,當中國時報同時擁有中天與中視後,那時候超級星光大道節目在一個週末可以播八次,如果他們不同老闆,對不喜歡看超級星光大道的觀眾來說,或許他們就不會因星光重播八次而減少許多其他節目的選擇啊。


以上這些都是產權集中的負面影響啊!如果還是不夠清楚去理解產權集中的缺點,那可以再去想像,如果全台灣媒體都屬於政府、國民黨或民進黨,或黎智英,那應該可以更具體瞭解媒體產全部應集中在少數人手上的道理了吧。


因此除了共產集權國家外,民主國家幾乎都設有一些限制,避免媒體產權過度集中在少數人手上。例如美國電訊傳播法案規定,任何媒體集團擁有的有線電視系統,其訂戶數總和不能超過全國的三分之一,台灣有線廣播電視法也有同要的規定,也是採三分之一的限制上限。但是現在台灣面臨的另一個問題是,如果一家集團擁有的各類媒體數量或比例都不超過政府規定的上限,那它是不是就可以擁有更多的媒體而都不加以限制呢?這就是跨媒體產權集中規範的問題。


例如中國時報集團在擁有報紙、雜誌、網路後,接著併購屬於無線電視的中國電視公司,然後再買下屬於衛星頻道的中天電視台,接著它還將買下12家有線電視系統。這樣不斷併購各類媒體的作為,是否會對言論自由市場的眾聲的喧嘩造生影響?是否會增加它對言論市場的控制及影響力?這些都是媒體管理機構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應該加以重視的議題。因為雖然許多人認為,企業併購是經濟行為,但其實其影響性則不是純經濟法則就可以完全規範及解釋的。再用一句重話來解釋其值得重視的原因,那就是,如果旺旺中時哪一天富可敵國到可以買下全台灣的媒體,那媒體企業併購對台灣民主化發展會有何影響?不能單純以企業併購角度去思考媒體併購所產生的產權集中影響性,這道理應該不難懂吧。


延伸閱讀










From:http://www.feja.org.tw/modules/news003/article.php?storyid=785


分類: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