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中爭議與媒體價值

照片來源:自由時報

旺旺集團入主台灣老牌的「自由派」報紙--中國時報後,爭議、風波從未停止。

2009年,旺旺中時集團申請中視、中天董監事變更。NCC擔心言論集中化,於是召開聽證會,同時提出七項附帶條款有條件通過此案。但旺中集團不滿,批評NCC違法濫權,動員旗下媒體反撲,購買廣告刊登NCC委員陳正倉、鍾起惠、翁曉玲照片,點名三人要負全責。隨後,旺旺中時更寄發存證信函給批評三中變更案的學者與記者,要求在一週內道歉,試圖壓制反對者言論自由,引起150多位傳播學者連署抗議。

兩年後,旺中集團準備斥資七百六十億台幣,進軍有線電視平台——中嘉網路。三十多個民間團體、近千位不同領域的學者參與連署,要求立刻停止併購案,反對者強調,旺中寛頻併購11家有線電視系統商一案已包括報紙(中國時報、工商時報、旺報)、 無線電視臺(中視)、衛星電視新聞臺(中天)、雜誌(時報周刊)、網路(中時電子報),以及近30﹪之有線電視系統臺等。並且指出,本併購案若是率爾通過,必是臺灣言論大幅限縮、民主倒退的一天!臺灣的國際新聞自由評比亦勢必再度惡化!

就在旺中寬頻併購案引發媒體壟斷及言論限縮疑慮的當下,旺旺中時集團總裁蔡衍明接受華盛頓郵報專訪時發表「關於六四天安門事件的屠殺報導不是真的」、「中國在許多地方是很民主的」以及「記者雖然有批評的自由,但是下筆前必須考慮後果」等言論,引起台灣與國際社會的反彈。雖然,蔡衍明及旺中集團指出訪談內容經「斷章取義,片面曲解」,但卻拒絕與反對者公開對話,也不願再次公開說明對六四的看法,更讓社會不滿。70多位學者及NGO工作者發起「當中時不再忠實,我們選擇拒絕--拒絕中時運動」,自此拒絕在中時媒體發表文章,並獲得1000多位學者及民眾連署支持。

參與「拒寫中時」活動的成員中,有不少是中時的忠實讀者,或專欄作家,也有許多人長期投稿中時論壇,針貶時政,更有需要在媒體曝光的社運團體,這些和中國時報關係密切,或者急需中時言論空間的人士為何要拒絕中時?

從訪談的內容來看,蔡先生至少犯了兩個錯誤:

1989年,震驚世界的中國六四屠殺事件發生後,中國時報即以「共軍開火鎮壓 學生民眾死傷無數」、「天安門死傷枕籍 北京城空前動亂」為題報導,然而蔡衍明所稱「關於六四天安門事件的屠殺報導不是真的」的說法不僅與事實不符,也讓中國時報陷入昨是今非的窘境。更重要的是,身為媒體經營者卻枉顧事實真相,實不可取。

進一步來看, 旺旺集團入主中國時報後,已經出現干預新聞工作者自主的爭議,並且對於影響中國政府的負面新聞經常淡化處理,而蔡衍明接受訪問時表示,「記者雖然有批評的自由,但是下筆前必須考慮後果」的說法,無形中將會造成新聞工作自主的威脅,進而揣測上意,對新聞自由將會造成負面影響。

事實上,媒體可以有自己的政治立場,對公共事務也可以有不同評價,這本是民主社會言論自由最基本的價值,但絕不能因自己立場及喜好扭曲事實,經營者更不能個人好惡影響記者獨立自主,這是媒體經營必須堅守的基本價值。

分類: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