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這裡

活動訊息:第五屆民間司法改革論壇『司法案件與媒體』

第五屆民間司法改革論壇

『司法案件與媒體』

時 間:95年12月9日(六)

地 點:台大法學院國際會議廳(台北市徐州路21號)

主辦單位:財團法人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

協辦單位:台灣大學人權研究中心、台北律師公會

報名表:www.jrf.org.tw/cAddform.asp?SN=81

[url=https://www.mediawatch.org.tw/doc/jrf1209.doc]下載活動內容[/url]

951110媒體觀察站-國片《單車上路》上映-線上收聽

主 持 人:管中祥、洪貞玲

現場來賓:李志薔(《單車上路》電影導演)

內容報報:
今天將位各位聽眾介紹一部即將上映的國片《單車上路》,是一部年輕人的電影,裡頭有關於年輕人的叛逆、恐懼、愛情與追尋的故事...他們會犯錯,會逃避,但是也會從過程裡慢慢了解生命的真諦。如果你是年輕人,也許你在賞心悅目的演員和故事之中,會看到自己正在面對的問題…如果您年歲稍長,也許\\會回想起自己往日的荒唐歲月,那段充滿熱情和夢想的日子……透過腳踏車緩慢的速度,觀眾得以親近台灣這塊土地,只有緩慢的速度,你才能停下來思考!用不同的觀點和視角,來觀看這個世界。
為您邀請到導演李志薔到現場,與大家分享拍片過程的酸甜苦辣。

精彩內容,請點以下節目收聽:-D
embed src=http://220.135.90.50/phpbb2/audio/20061110mediawatch.wma width=235 height=50 autostart=false

兒少優質節目 給觀眾好選擇

【楊竣傑報導】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在二OO六年十月五日,公佈第四季「國人自製兒童暨青少年優質電視節目推薦」,共有三十五個節目獲得推薦。媒觀董事長管中祥表示,希望這項評選,能夠鼓勵優質節目,並讓觀眾有更多選擇。媒觀從二OO二年起,每季舉辦「兒童暨青少年優質電視節目推薦」,但這項評選在二OO五第二季到二OO六年第二季,暫停一年。管中祥擔任董事長後,常聽到家長或關心兒少的NGO組織詢問:「什麼樣的節目比較適合兒童與青少年觀看呢?」他感受到,很多人只是需要好的節目作選擇,兒少優質電視節目評選是必要的;因此從二OO六起,便恢復評選。

評選初期,包含卡通與國內外的兒少節目;恢復評選後,將參與節目的資格限定在本土自製節目,藉此鼓勵本土兒少節目的創作與投入;相對報名數量減少,評選過程也可以更細緻。兒少節目評選分為初審與複審:初審由媒觀成員觀察報名節目是否違反基本問題,如廣告化或侵犯人權、性別歧視等問題。通過初審後,再由家長、基層教師、學生、關心兒少的NGO組織與學者專家組成的評審進行第二階段審查。

每人收看節目三個星期後,針對「主題意識」、「表現方式」、「可親近性」與「當事人觀點」四項標準評鑑,以星等評分,五顆星是最高分,「非常推薦」的節目。管中祥認為,這項評鑑經過多人嚴謹審核後,呈現的是綜合評比,較無個人偏好問題。

1110 本週節目預告 國片單車上路 上映

主 持 人:管中祥、洪貞玲

現場來賓:李志薔(《單車上路》電影導演)

內容報報:
今天將位各位聽眾介紹一部即將上映的國片《單車上路》,是一部年輕人的電影,裡頭有關於年輕人的叛逆、恐懼、愛情與追尋的故事...他們會犯錯,會逃避,但是也會從過程裡慢慢了解生命的真諦。 如果你是年輕人,也許你在賞心悅目的演員和故事之中,會看到自己正在面對的問題…如果您年歲稍長,也許\會回想起自己往日的荒唐歲月,那段充滿熱情和夢想的日子……透過腳踏車緩慢的速度,觀眾得以親近台灣這塊土地,只有緩慢的速度,你才能停下來思考!用不同的觀點和視角,來觀看這個世界。
為您邀請到導演李志薔到現場,與大家分享拍片過程的酸甜苦辣。

播出時間:每週五,晚間六點十分至七點

播出調頻:台北總台(FM101.7MHz , AM1494KHz)

951103媒體觀察站-傳播教育與實務的期待與落差-線上收聽

951103媒體觀察站-傳播教育與實務的期待與落差
主 持 人:洪貞玲、管中祥

現場來賓:林元輝(政治大學新聞系教授)

內容報報:
今天為您邀請到政治大學新聞系林元輝老師與兩位同是傳播科系老師的主持人一同暢談當今台灣的傳播教育,為什麼每個年輕學子進入這個領域時是滿懷著抱負理想,但是一進入媒體職場又常常充滿「現實的落差」呢?到底是傳播教育的問題還是媒體環境真的太糟了,請您與我們一起探索傳播教育面面觀。

[size=medium]精彩內容,請點以下節目收聽:-D[/size]

embed src=http://220.135.90.50/phpbb2/audio/20061103mediawatch.wma width=235 height=50 autostart=false

TVBS大學新聞獎

名稱:TVBS大學新聞獎

目前屆數:第八屆 (2014年度)

951027媒體觀察站-公共電視紀錄片《我們同國》首映會-線上收聽

951027媒體觀察站-公共電視紀錄片《我們同國》首映會
主 持 人:管中祥

現場來賓:呂東熹(前台灣記者協會會長、現任公共電視新聞部製作人)

內容報報:
在媒體的炒作下,台灣的族群問題顯得越來越嚴重,媒體不僅盡可能地利用對立的氛圍與叫囂的態度,去刺激閱聽眾的每一條神經,也想因此牢牢抓住基本教義派的芳心。然而,台灣族群之間的相處,真的如同媒體每天晚上在政論節目中上演的一樣嗎?今天為您介紹一部由公視製作的紀錄片《我們同國》,這部紀錄片從籌備到拍攝花費了一年多的時間,邀請了各所不同背景的大學生與老師們,面對面討論並且分享彼此的生命歷程,從困惑到不解、從傾聽到肯認,在這些過程中,大家學會體諒並且打開心房去了解不同背景不同文化的人事物,製作人呂東熹將到現場與各位觀眾暢談拍攝過程的經驗與心得。

[size=medium]精彩內容,請點以下節目收聽:-D[/size]
embed src=http://220.135.90.50/phpbb2/audio/20061027mediawatch.wma width=235 height=50 autostart=false

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媒體觀察專刊03號」出刊了

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媒體觀察專刊03號」出刊了,內容精彩,你想知道本季有哪些兒少節目獲得推薦嗎?電視台規劃這些節目的出發點是什麼呢?除了公佈第4季優質節目推薦名單外,我們也邀請了評審分享觀看心得。評審特別叮嚀,不論電視節目再怎麼精彩,父母的陪伴、分享,與孩子一同討論,是絕對不能取代的。

另一方面,您一定注意到台灣有越來越多的新移民,您周遭的新移民與媒體中的形象是否大不同?本期我們特別規劃了媒體中的新移民專題,檢討媒體對新移民,特別是外籍新娘報導、再現的迷思。同時透過南洋台灣姊妹會理事長林金惠「我們應是一家人—給大眾媒體的一封信」,以及美濃識字班的介紹,還有夏曉鵑老師所著《不要叫我外籍新娘》書介,讓您從多元的面向認識台灣的新移民。

欲索取專刊請電洽(02)2703-4035 或電郵至:[email]media.watch@msa.hinet.net[/email] ,數量有限,請把握機會。(索取專刊請來信附上您的姓名、收件地址、服務單位/學校科系即可)

你最喜歡的電視節目—優質兒少節目票選活動得獎公告

恭喜以下五位得獎者:
「小孩的宇宙」書籍/4名:黃韻如、蘇水琴、許佳錚、洪淑萍
圖書禮券200元 /1名:朱逸凡

虞戡平請辭之後

公廣原民台準台長虞戡平18日召開記者會,宣佈辭去台長職務,虞戡平辭職為原民台台長是否應具原住民身份的爭議暫時劃下句點,不過,虞的請辭是否會因此開啟政治勢力有機可趁,引狼入室,其實更需要各界進一步觀察與關心。

事實上,原民台台長爭議的政治味越來越濃,不僅立法及行政部門透過座談及公聽會等方式「關切」台長身份,他們甚至打算以預算及增訂辦法的方式干預原民台及公視的自主。

回顧原民台發展歷史,成立一年多以來,風波與批評聲浪不斷,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及原民團體多次點名原民台諸多不當的表現,原民台早已淪為特定政黨與候選人的宣傳工具。另方面,即使過去是由原住民擔任台長,但仍然出現許多傷害原住民主體與尊嚴的行徑,更糟的是,在商業媒體的主導下,原民台不但成為資本家覬覦的肥羊,原民台節目更嚴重呈現「東森化」的傾向。會造成這樣的問題,主要是因為錯誤的制度開啟政商勢力介入的大門。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