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昌德 (政治大學新聞系副教授)
一位年輕下士疑似被「操死」之後,一個年輕記者也跟著疑似被「操死」。八月初年代新聞台記者蔡銘瑋猝死,年僅25歲。由於他多日負責洪仲丘事件報導、工時長且工作壓力大,許多人臆測死因是過勞。
洪仲丘事件中,媒體不斷追問軍方是誰操死了這位年輕下士,充分展現第四權的功能與價值。諷刺的是,蔡銘瑋疑似過勞死,媒體又該如何追究?
記者過勞 危及新聞品質
記者過勞死或工殤,並非特例。近十年之間,至少就有多次不幸事件:2008年蘋果日報記者朱慶文疑似工作壓力猝死、2005年華視記者張晉豪因帶病採訪水患延誤就醫致死、2005年蘋果日報記者程振財山區採訪墜崖身亡、2004年台視記者平宗正採訪風災殉職、2004年聯合報記者黎世萍採訪風災殉職等(詳見「媒體勞動權資料庫」,http://labor.nccu.edu.tw/)
悲慘勞工與記者的故事愈來愈多,有同理心的人們會為此感到憤怒、也希望為他們爭取權益。不過如果你夠冷血,或許會問:這些記者面臨的困境、甚至是悲劇,到底跟你我又有何干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