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這裡

950324媒體觀察站線上收聽

[size=small][b]本週主題:【空中讀書會】-《新聞控制與反控制”記實避禍”的報導策略》[/b]
主持人:管中祥、洪貞玲、萱萱

[b]內容報報:[/b]

本書作者為輔仁大學新聞傳播系專任講師---陳順孝老師,陳老師長期鑽研新聞學、新聞編輯、新聞史、並積極參與媒體改革運動投身媒體素養教育、經營公益新聞網站,在本書中他更以特有的筆觸以「新聞記者面對什麼控制?如何突破控制?」的提問作為貫穿全書的重要主軸。[/size][size=small]此外,作者更深入新聞實務,忠實記錄「威權體制」、「黑金勢力」、「媒體老闆」如何層層箝制記者;記者為了兼顧記實理想和避禍現實,如何巧用策略來擺脫桎梏。並探討實務背後的理論和文化意涵,剖析客觀報導的實踐困境,發掘春秋筆法的實用價值,進而檢視華人記者如何因勢制宜,靈活運用客觀報導和春秋筆法,並發展新的報導策略。本書為深索新聞實務之學的著作,對新聞學、探訪寫作、新聞編輯、新聞史研究均有助益。

精彩內容,請點以下節目收聽:-D[/size]

950324節目預告:【空中讀書會】《新聞控制與反控制”記實避禍”的報導策略》

~[size=small][url=http://wwwner.ner.gov.tw/program/program_detel.php?serial=44]「媒體觀察站節目」[/url]由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製作~
知性的、愉悅的、分享的,和你我有關的媒體評論介紹,時事分析,都在這裡~
每週五晚上六點十分到七點,就在[url=http://www.ner.gov.tw/]教育電台[/url][url=http://web.ner.gov.tw/ner_intro/2-7.asp]FM 101.7(台北)[/url][url=http://wwwner.ner.gov.tw/vod/]現場[/url]播出,全國都可以收聽哦。

[b]本週主題:【空中讀書會】《新聞控制與反控制”記實避禍”的報導策略》[/b]
主持人:管中祥、洪貞玲、萱萱

還有媒體大小事單元,歡迎大家在節目中Call-in進來(02-23888985),與全國聽眾分享您的媒體使用經驗哦~[/size][size=small]
[b]內容報報[/b]

【民視無線台】回覆觀眾投訴,來函全文照登

[size=small]20060221觀眾投訴【民視無線台】節目「民間劇場台灣奇案」節目,內容充斥靈異和神怪,且為增加節目精彩度和可看性以「特效」大肆渲染靈異和神怪畫面。民視電視台回函如下面連結,全文照登。[/size][size=medium]

[url=https://www.mediawatch.org.tw/filedownload/20060323re-ftv.jpg][b][u]函件一[/u][/b][/url][/size]

建立更好的媒體視聽空間,由你我做起~~ :-x
[size=small]
對媒體有意見,請勇敢發出您的聲音!相關辦法請[url=https://www.mediawatch.org.tw/modules/news/article.php?storyid=222][u][b][color=CC0000]按我 [/color][/b][/u][/url]。[/size]

【中天新聞台】回覆觀眾投訴,來函全文照登

[size=small]20060221觀眾投訴【中天新聞台】新聞內容播出家族頻道「全民大悶鍋」節目片段,有廣告化之嫌。中天電視台回函如下面連結,全文照登。[/size][size=medium]

[url=https://www.mediawatch.org.tw/filedownload/20060320re-cti.jpg][b][u]函件一[/u][/b][/url][/size]

建立更好的媒體視聽空間,由你我做起~~ :-x
[size=small]
對媒體有意見,請勇敢發出您的聲音!相關辦法請[url=https://www.mediawatch.org.tw/modules/news/article.php?storyid=222][u][b][color=CC0000]按我 [/color][/b][/u][/url]。[/size]

【年代MUCH電視台】回覆觀眾投訴,來函全文照登

[size=small]20060223觀眾投訴【年代MUCH TV】節目「驚爆變色龍」內容含有血腥與暴力不當畫面,過度描寫犯罪或自殺細節。年代MUCHTV台回函如下面連結,全文照登。[/size][size=medium]

[url=https://www.mediawatch.org.tw/filedownload/20060320re-eramuchtv.jpg][b][u]函件一[/u][/b][/url][/size]

建立更好的媒體視聽空間,由你我做起~~ :-x
[size=small]
對媒體有意見,請勇敢發出您的聲音!相關辦法請[url=https://www.mediawatch.org.tw/modules/news/article.php?storyid=222][u][b][color=CC0000]按我 [/color][/b][/u][/url]。[/size]

〈財訊〉月刊主編田習如當選記協第九任會長

台灣記協於3月25日舉行會員大會,並改選執監委,由新任執委推舉〈財訊〉月刊主編田習如為第九任會長。

新當選執、監委名單如下:

常務執委:田習如(財訊)、林河名(聯合報)、林芥佑(中央社)、 陳曉宜(自由時報)、鄭榮文(民視)。

執行委員:陳香蘭(台日)、劉明堂(中央社)、林注強(台視)、簡竹書(壹週刊)、周富美(自由時報)、謝三泰(新台灣周刊)、陳雅琳(三立)、曹琬凌(公視)、涂建豐(蘋果日報)、林志雄(中國時報)。

常務監委:邱奕嵩(TaiwanNews周刊)。
監 委:楊汝椿(壹週刊)、張瑞楨(自由時報)。

「許公廣集團一個未來」系列座談會第五場:「公共廣電集團與海外服務頻道」

座談時間:3月29日(三)14:00~16:00

座談地點:好望角(中央社影像空間)

地址:台北市松江路209號(松江路、民生東路口-志清大樓)

引言人:公視執行副總 孫青

與談人:
中央研究院原分所暨台灣大學凝態科學中心研究員 陳貴賢
輔仁大學大眾傳播學研究所副教授 林麗雲
銘傳大學廣電系助理教授 周兆良
中央廣播電台外語組德語節目召集人 邱璧輝
資深英語新聞主播 閔傑輝

討論題綱:

一、其他國家海外服務頻道發展概況
二、台灣需要什麼樣的海外服務頻道

[立報]原民會備詢 專頻節目成質詢焦點

【記者舞賽台北報導】立法院內政及民族委員會昨邀請行政院原民會進行業務報告並備質詢,朝野立委一致關切原住民電視頻道節目製作品質,立委陳瑩(卑南族)質疑,原民台的高層都是非原住民的東森人,而原住民都在下層,勿怪乎原住民的觀點無法呈現。

陳瑩昨天在質詢時指出,原民台今天最大的問題是內部人事結構問題,她質疑台長的產生,是主委派任的。

陳瑩說,原民台台長的角色重要,可以說是電視台靈魂人物,因為電視是直接視覺上的刺激,節目做得好不好,台長要負很大責任,所以台長的基本條件是要有肩膀,該扛的責任要扛。她並質疑,如果沒有上層的壓力,東森不會遲遲不敢處置台長。

原民會主委瓦歷斯•貝林答詢時表示,有關人事的評選,東森電視內部有規範,但台長的條件是具有原住民身分、要有對原住民事務有了解、具媒體經驗與行政能力,只要符合上述條件,東森則可進用,台長做得好不好,原民會不能考核他。

另外,陳瑩也指出,今年過年期間他觀看原民台節目,竟然看到日本的摔角節目,她質疑原民台為何不去製作原住民摔角的傳統競技,而要去購置日本的摔角舊片,而原民會的甄審委員會也沒有做正確的裁示,讓這種爛片繼續再播。

[立報]媒體被批為自殺推手 衛署將結合力量監督

【台北訊】台灣自殺死亡人數十年來,攀升兩倍以上,媒體報導自殺新聞的鉅細靡遺及重複播放,被批評是自殺潮推手。

行政院衛生署長侯勝茂昨天呼籲,媒體應建立報導的共識規範。另外,有鑑於燒炭自殺事件頻傳,衛生署近期內也將發放警語標籤,要求通路張貼在木炭商品上。

立法院衛生環境及社會福利委員會昨天邀請侯勝茂,就「近5年來國人憂鬱症及自殺率節節高昇之檢討與改善方案」進行報告。會中不論朝野立法委員一致認為,媒體應負「間接殺人」責任。

侯勝茂表示,2004年台灣地區每10萬人口中有15.31人自殺死亡,這個數字是十年前的兩倍以上,且在十大死因中排名第九,去年全台自殺死亡人數更超過4千人,媒體應該協助自殺防治。

他指出,媒體若將負面的報導轉成正面的協助,侯勝茂強調,這樣才是「作功德」、「作好事」,呼籲媒體本身應儘速建立報導時的共識規範,不要刊登自殺方式、照片或美化特定的自殺方式,衛生署也會再結合新聞局及民間團體,共同合作監督媒體報導。

近來燒炭自殺事件不斷,衛生署也表示,將參考香港作法,要求通路商在木炭商品上加貼「勿『炭』息生命」、「珍愛生命,希望無限」等警語標籤,及自殺防治中心專線:0800-788995 等訊息,提醒自殺不是解決問題的方法。

民間司改會、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婦女新知基金會聯合聲明-在「事實真相」與「人民權利」之間拉扯的「無罪推定」與「偵查不公開」

發生於3月17日之南迴莒光號翻車案,不幸釀成一死二傷的悲劇,連日來經媒體不斷深入報導,成為深受社會矚目之重大交通事故。 3月22日晚間起媒體開始批露翻車案死者丈夫已從受害人家屬,轉而被檢警在「合理的懷疑」之下,改列為「犯罪嫌疑人」。3月23日上午,死者丈夫被人發現於住家附近上吊身亡。目前此案雖然尚未偵破,但相關媒體報導內容似有不妥,舉凡檢警所掌握之相關案情、嫌疑人資訊、偵查方向,都被媒體鉅細靡遺加以報載,應有違刑事訴訟法之「無罪推定」、「偵查不公開」原則以及罔顧「當事人之隱私與名譽」之嫌。 對此我們謹向檢警調以及媒體,嚴正提出下列呼籲:

壹、檢警調部份:

一、請檢、警、調確實遵守「偵查不公開」之原則,若有違反並造成重大危害者,除依法負起民、刑事與行政之責任外,機關長官並應負起連帶或政治責任。

二、請檢、警、調欲公布任何案件的偵查資訊時,必需依據「檢察、警察暨調查機偵查刑事案件新聞處理注意要點」之規定,並且明確說明可以公布之「理由」。

貳、媒體部份:

一、呼籲媒體對偵辦中的司法案件不應過度報導,並尊重當事人人權與隱私。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