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這裡

離開心更寬 關機運動邁向第三年

■苦勞報導2006/04/17

  邁入第三年的關機運動,影響力越來越不容小覷。今天苗栗社大召開記者會,正式宣佈今年的關機運動將於4月24日至30日展開,主題為「關掉電視,啟動心生活」。苗栗社大校長江明修表示,今年總共有215個大大小小組織參與,每年四月所舉辦的關機運動,已經變成重要的媒體社會運動。

  台灣的關機運動緣起於2004年,苗栗社區大學有感於電視主宰所有民眾的生活,決定在每年的四月,配合世界關機週,發起關機運動。2004年的關機運動,反應熱烈,超過1000多位民眾參與關機連署。2005年,人數則呈10倍數成長,並且有60個組織,並且有全國6個社區大學參與。

  今年的關機運動則有全國27個社大連署參與,在苗栗一地,就有咖啡館、書店、理髮店、知名國際餐飲連鎖等34個商家參與,只要憑遙控器或兌換券,就可獲得折扣,江明修觀察,商家的積極參與,表示過往兩年的關機運動,的確有將民眾從電視機前拉出來,進入社區。此外,文建會推動的各鄉鎮圖書館轉型為「生活學習中心」計畫也搭便車,加入關機運動的宣傳活動。

  媒體觀察基金會董事長管中祥表示,現代人被電視控制,關機運動代表了一種「離開心更寬」,有更多的人際關係得以培養、更多的學習可能,更代表了閱聽人有能力關掉電視,逼使電子媒體重新思考。

[立報]響應電視關機 動靜活動登場

【記者曾美惠台北報導】苗栗社區大學2004年起發動關機運動,今年邁入第三年,希望帶動民眾思考自己與媒體的關係。下周一起,民眾應該時時相互提醒,「你,關機了嗎?」關機運動自1994年在國外發起,至今已有2千4百萬人參加,於每年4月的最後一週,呼籲大家關掉電視機,沉靜思考自己與媒體的關係。台灣的關機運動最初僅萬人參與,去年在台北召開記者會,參與人數超過十萬人,今年再度號召更多社團參加,至今已有215個組織參與,希望超過百萬人一起關掉電視機。

關機開跑記者會由三芝國中的掌中劇團表演揭開序幕,邀請台灣媒體觀察基金會、媒體改造學社等組織共同參與,現場除了平面媒體外,唯一參加的電子媒體只有公共電視,其他的電子媒體則不見蹤影。

不重抵制 意在內省

苗栗社區大學校長、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系教授江明修表示,關機運動是民間社團主動發起,主導監督媒體,是一種由下而上的草根運動,前兩年的活動分別以「關機、出走」及「關機、閱讀」為主軸,希望提醒民眾,關掉電視後,可以到走出戶外、思考與閱\\讀,今年則以「關機、學習」為主軸,由社大、圖書館、地方文化館等單位,提供免費學習機會、講座,讓民眾關掉電視機,有時間學習。

【2006春媒觀志工團活動】四:宗教再現

BY 佳寧 & 琮芸 (紀錄:佳寧)[size=small]

一、兩種不同的典範或是世界觀

當記者再現宗教新聞時,也許已涉及了兩種看事件的不同典範:一是相信超事實的經驗存在;一是無神論的世界觀。一旦記者接觸到宗教的新聞時,相信與否就決定了他的用字遣詞,和隱藏於新聞文本中對宗教的評價。而從記者的新聞中,我們也可看出記者對於何種作為宗教,何種作為民間信仰,何種作為迷信有著判斷標準,以下則由文本的討論來解構記者的再現論述。[/size][size=small]
二、名門正教

被我歸類為名門正教的有:法鼓山和錫安山,如此的分類是由於這二種信仰較符合社會學中對宗教的定義,琮芸則覺得以媽祖受到信眾的廣泛信仰以及媽祖在生活中所佔的角色,則可歸入名門正教。

爭論一:法鼓山、中台禪寺、青海無上師

新聞中對於法鼓山開山大典以及大殿的描述為莊嚴儉樸,風格迥異的中台禪寺則是富麗莊嚴,然而青海無上師的打扮卻再現為風格百變的阿拉伯女神,是否不同於名門正教的風格就不能稱為莊嚴呢?

此外,對於法鼓山和中台禪寺的許多報導,幾乎是公關稿,為其宣傳基金會及近期活動,卻看不出新聞想傳達的價值。

爭論二:錫安山

2006年關機•生活學習運動開跑全國215個組織共同響應


與全世界關機學習運動同步,四月最後一週4月24日至30日,全國將有包含各鄉鎮圖書館生活學習中心、社區大學、地方文化館、文化圖書公司等215個組織,辦理各式各樣的學習活動,以關掉電視機的具體行動,強化「從生活中學習,從學習中實踐」的「生活學習運動」。國立聯合大學與苗栗社大,結合媒體改造學社及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在4月17日於Youth Hub青年交流中心舉辦 「2006年關機.生活學習運動」記者會。三芝國中以掌中戲表演揭開序幕,透過短劇的演出強調學習無所不在,並且呼籲民眾關掉電視,將時間投入到自己有興趣的活動上面。

苗栗社大校長江明修表示,關機運動今年已邁入第三年,這是一種由下而上的草根運動,由民間團體主動發起,前兩年的活動已逐漸獲得民眾、媒體的注目及迴響,今年的關機運動將以「學習」為號召,參與團體也由去年的60個組織擴展至今年215個組織。

【東森綜合台】回覆觀眾投訴,來函全文照登

[size=small]20060228觀眾投訴【東森綜合台】由朱衛茵主持之簡目,介紹某種產品特殊醫療效,可能違反廣電法及醫藥方面的法規。東森電視台回函如下面連結,全文照登。[/size][size=medium]

[url=https://www.mediawatch.org.tw/filedownload/20060410re-ettv.jpg][b][u]函件一[/u][/b][/url]

[url=https://www.mediawatch.org.tw/filedownload/20060410re-ettv2.jpg][b][u]函件二[/u][/b][/url][/size]

建立更好的媒體視聽空間,由你我做起~~ :-x
[size=small]
對媒體有意見,請勇敢發出您的聲音!相關辦法請[url=https://www.mediawatch.org.tw/modules/news/article.php?storyid=222][u][b][color=CC0000]按我 [/color][/b][/u][/url]。[/size]

【台灣電視台】回覆觀眾投訴,來函全文照登

[size=small]20060307觀眾投訴【台灣電視台】「晚間新聞」,在報導精神病患新聞時使用不當字眼與形容詞,有歧視之嫌。台視回函如下面連結,全文照登。[/size][size=medium]

[url=https://www.mediawatch.org.tw/filedownload/20060410re-ttv.jpg][b][u]函件一[/u][/b][/url]

[url=https://www.mediawatch.org.tw/filedownload/20060410re-ttv2.jpg][b][u]函件二[/u][/b][/url][/size]

建立更好的媒體視聽空間,由你我做起~~ :-x
[size=small]
對媒體有意見,請勇敢發出您的聲音!相關辦法請[url=https://www.mediawatch.org.tw/modules/news/article.php?storyid=222][u][b][color=CC0000]按我 [/color][/b][/u][/url]。[/size]

2006年關機.生活學習運動記者會-新聞稿

記者會採訪通知   2006年關機.生活學習運動記者會 「4.24-4.30關掉電視,啟動心生活!」 【時間】2006.4.17(週一)10:30-11:30 【地點】青輔會Youth Hub青年交流中心1F舒活區(台北市忠孝東路一段31號1樓) 【指導單位】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教育部 【主辦單位】苗栗縣社區大學、國立聯合大學、台灣社區培力學會 【主持人】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系教授、苗栗縣社區大學江明修校長 【司儀】國立聯合大學助理教授、生活學習中心深耕輔導團計畫主持人王本壯老師 【主題】 1.『2006年關機•生活學習運動啟動儀式』:以掌中戲短劇演出的方式,呈現出關機運動的精神。 2.『2006年關機•生活學習運動理念』:由苗栗社大校長江明修說明關機運動的理念;現場並邀請文建會陳濟民專委及媒觀董事長管中祥、政治大學新聞系主任馮建三教授、媒改社總召集人魏玓,談談學習、關機及媒體。 3. 『2006年關機活動內容介紹』:由苗栗社大江明修校長及國立聯合大學王本壯老師介紹今年的關機週系列活動。 4. 『台灣串聯組織代表宣言』:串聯北中南各社大、鄉鎮圖書館及非營利組織等,共同響應關機運動,並且由苗栗社大江明修校長帶領來賓宣讀關機盟約,並進行簽署。

[立報]NCC邀代表座談:媒體當心歧視字眼

【台北訊】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昨天邀請媒體業者、民間團體座談,對媒體報導身心障礙者新聞進行討論,呼籲媒體不應使用歧視性字眼形容身障者。內政部與衛生署代表也表示,將修正相關法規訂定罰則,規範媒體從業者不得對身障者使用歧視字眼。

NCC委員劉孔中表示,基於人性尊嚴,NCC邀請媒體與相關團體對話溝通,希望媒體報導身心障礙者新聞時,不要使用不當歧視字眼形容身障者。

NCC指出,以往媒體可能用人魔、不定時炸彈、白癡等形容身心障礙者,對身障者造成傷害,民間團體對此表達抗議,認為媒體報導時不應對身心障礙者貼上負面標籤。

劉孔中說,中華民國衛星廣播電視事業商業同業公會同意在公會的自律公約中,將具體規範納入,提供接近手冊的資料供各媒體參考。

NCC也表示,內政部已承諾,將在身心障礙者保護法中修法,訂定相關罰則,要求媒體不得使用歧視性字眼,衛生署也準備修正相關法規,希望透過法令規範,讓媒體更加注意報導時的用字遣詞。

「媒體觀察站」本週主題:醫療新聞與媒體真實

主持人:管中祥、洪貞玲、萱萱
特別來賓:和信治癌中心院長 黃達夫先生

內容報報

在報章雜誌或電視新聞報導當中,我們常常會看見媒體闖進醫院拍攝的畫面,或是醫生公開地在攝影機前面談論病人的病情狀況,然而對此或許已經習以為常的觀眾是否曾經感到有點不對勁呢?

在本週的節目當中,我們很高興邀請到和信治癌中心醫院院長黃達夫先生與主持人共同討論如何在媒體亟欲探知病患隱私的情況下,嚴守醫療人員的分際,維護病患的人權與尊嚴。而醫院及醫療新聞在媒體報導中又呈現出幾分真實、幾分虛構?

黃達夫院長先前曾針對媒體記者的醫療相關知識素養為文,期望記者能在採訪與報導新聞之前多作功課,這樣除了能夠避免報導失真以外,也能減少記者由於不瞭解醫療專業而對某些錯誤知識有文必錄的情形。

想要瞭解媒體與醫療這兩樣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元素嗎?請記得收聽本週的媒體觀察站!

婦女新知基金會性別新聞組志工招募

每一天,每一個空間裡,都有性/別的故事,

痛苦的、深沉的、憤怒的、溫柔的,錯落發生;

沒有人訴說,

轉個街角的妳/你就不會知道,

踏過一道斑馬線,目擊者就遺忘。

24小時的電視台,

鏡頭的粗暴介入傷害當事人也強暴閱聽人的感官,

歧視和刻板印象比威權時代的教科書更加無孔不入,

如果妳/你沒有說出你的意見,

商人們永遠只能根據相差不過毫釐的數字模擬窗外人群的喜好。

我們承諾,為一個更性/別平權的媒體的出現而努力,

但是一個基金會的工作人力多麼單薄困頓,

我們邀請你/妳成為我們的志工,

與我們一起透過部落格書寫日常生活中的性/別新聞和故事,

與我們一起進行媒體監看、紀錄和發聲,

進而在未來能與基金會中各個工作小組進行各種形式的合作,

和我們一起為性別平權而努力。

招募詳情請見招募簡章,如有任何問題,歡迎來電詢問。

有意參加者,請填妥報名表寄至本會,註明「性別新聞組志工招募」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