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這裡

[立報]高市有線電視公共頻道開播 市民自導自演

【中央社高雄訊】高雄市有線電視公共頻道第三頻道昨開播,節目內容包括公共、文藝及教育三大範疇,供市民免費託播。「高雄市政府有線電視公共頻道推動委員會」規畫的第三頻道公共頻道,提供市民自導自演的舞台。要上第三頻道的節目,須向各家有線電視索取填寫保證書及申請表,並連帶節目送審,經委員會審核通過後,才可獲播出。

[立報]高市有線電視公共頻道開播 市民自導自演

【中央社高雄訊】高雄市有線電視公共頻道第三頻道昨開播,節目內容包括公共、文藝及教育三大範疇,供市民免費託播。「高雄市政府有線電視公共頻道推動委員會」規畫的第三頻道公共頻道,提供市民自導自演的舞台。要上第三頻道的節目,須向各家有線電視索取填寫保證書及申請表,並連帶節目送審,經委員會審核通過後,才可獲播出。

關於立院通過「無線電視公股處理條例」媒體改造學社、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會聲明稿 2006/1/3

一、關於公股處理條例 

1. 「無線電視公股處理條例」是台灣無線電視改革的第一道關卡,我們對於該法條能夠順利通過,表示欣慰。我們也對該條例立法過程中,部分朝野立委的努力,表示肯定,特別是親民黨李永萍、國民黨雷倩、民進黨管碧玲、林淑芬、趙永清、王拓,以及前民進黨立委羅文嘉等人。 

2. 對於通過之法條內容設計,我們認為是目前條件下,基本上可以接受的版本。其中包含許多具有進步性意義的法條,尤其值得肯定。如:華視朝向百分之百公共化,收購民股部分由政府於三年內編列預算補足,以及客家電視、原住民電視和宏觀電視之節目製播於次年度起交由公視基金會辦理等。我們希望行政院、立法院朝野,以及公視基金會均能有效率地推動相關的轉型和整合工作。 

3. 我們對於本條例未能明確規定政府應編列預算補助公共化後之無線電視表示遺憾。公共化無線電視未來要能夠有效發揮公共電視功能,至少在轉型初期必須擁有足夠的資源。因此我們呼籲,政府履行建立公共廣電集團的政策時,必須給予足夠的預算補助,並進行階段性的評估和調整。 

4. 我們強調,「股權轉讓審議小組」之組成與運作,應以專業為考量,重大決議必須公開透明,避免朝野惡性鬥爭,也避免圖利特定政治勢力或私人企業。 

二、關於公共廣電集團的建立 

關於立院通過「無線電視公股處理條例」媒體改造學社、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會聲明稿 2006/1/3

一、關於公股處理條例

1. 「無線電視公股處理條例」是台灣無線電視改革的第一道關卡,我們對於該法條能夠順利通過,表示欣慰。我們也對該條例立法過程中,部分朝野立委的努力,表示肯定,特別是親民黨李永萍、國民黨雷倩、民進黨管碧玲、林淑芬、趙永清、王拓,以及前民進黨立委羅文嘉等人。

2. 對於通過之法條內容設計,我們認為是目前條件下,基本上可以接受的版本。其中包含許多具有進步性意義的法條,尤其值得肯定。如:華視朝向百分之百公共化,收購民股部分由政府於三年內編列預算補足,以及客家電視、原住民電視和宏觀電視之節目製播於次年度起交由公視基金會辦理等。我們希望行政院、立法院朝野,以及公視基金會均能有效率地推動相關的轉型和整合工作。

3. 我們對於本條例未能明確規定政府應編列預算補助公共化後之無線電視表示遺憾。公共化無線電視未來要能夠有效發揮公共電視功能,至少在轉型初期必須擁有足夠的資源。因此我們呼籲,政府履行建立公共廣電集團的政策時,必須給予足夠的預算補助,並進行階段性的評估和調整。

4. 我們強調,「股權轉讓審議小組」之組成與運作,應以專業為考量,重大決議必須公開透明,避免朝野惡性鬥爭,也避免圖利特定政治勢力或私人企業。

二、關於公共廣電集團的建立

媒體改造學社、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聯合聲明20060102

針對今日朝野再度協商「無線電視事業公股處理條例」,根據媒體報導,朝野立委仍對部分問題無法達成共識。本社強調,股權轉讓審議小組、華視南遷與黎明基金會等問題,均非重大爭議,因此呼籲朝野務必信守承諾,儘速化解歧見,如期於本週之內通過本條例,勿再節外生枝,任意拋出議題,徒增紛擾和對立,阻撓媒體改革進程。背信失信者,將受嚴厲譴責並負起最大責任。

關於股權轉讓審議小組中專家代表部分採政黨比例制的問題,媒改社雖然反對政黨比例原則的濫用,但本個案為2003年通過廣電法修正案時之附帶決議,為當時朝野立委所同意,因此立院朝野協商應可很快達成共識。本社強調,除了朝野平衡外,更重要的是該小組的運作與相關規定的訂定,如何能夠公開透明,如何能夠訂出中立專業之規定,才是重點。

此外,我們重申,華視南遷問題與黎明基金會問題不需要與公股處理條例本身綁在一起處理,我們呼籲以原則性字眼代替,做成附帶決議。 我們認為,公共電視集團未來應加強台北以外地區的資訊服務,無庸置疑,但應做整體考量,在方式上,不見得一定要以遷移電視台進行,地區上也不僅南部,中部和東部亦應納入規劃範圍。在黎明基金會問題方面,其所持華視股份為政府財產,依照政府持股辦法處理,其理至明,也必然受到大部分民眾支持;關鍵仍在行政院與國防部能否拿出果斷決心,並清楚對外說明,迅速處理。

媒體改造學社、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聯合聲明20060102

針對今日朝野再度協商「無線電視事業公股處理條例」,根據媒體報導,朝野立委仍對部分問題無法達成共識。本社強調,股權轉讓審議小組、華視南遷與黎明基金會等問題,均非重大爭議,因此呼籲朝野務必信守承諾,儘速化解歧見,如期於本週之內通過本條例,勿再節外生枝,任意拋出議題,徒增紛擾和對立,阻撓媒體改革進程。背信失信者,將受嚴厲譴責並負起最大責任。 

關於股權轉讓審議小組中專家代表部分採政黨比例制的問題,媒改社雖然反對政黨比例原則的濫用,但本個案為2003年通過廣電法修正案時之附帶決議,為當時朝野立委所同意,因此立院朝野協商應可很快達成共識。本社強調,除了朝野平衡外,更重要的是該小組的運作與相關規定的訂定,如何能夠公開透明,如何能夠訂出中立專業之規定,才是重點。 

此外,我們重申,華視南遷問題與黎明基金會問題不需要與公股處理條例本身綁在一起處理,我們呼籲以原則性字眼代替,做成附帶決議。 我們認為,公共電視集團未來應加強台北以外地區的資訊服務,無庸置疑,但應做整體考量,在方式上,不見得一定要以遷移電視台進行,地區上也不僅南部,中部和東部亦應納入規劃範圍。在黎明基金會問題方面,其所持華視股份為政府財產,依照政府持股辦法處理,其理至明,也必然受到大部分民眾支持;關鍵仍在行政院與國防部能否拿出果斷決心,並清楚對外說明,迅速處理。 

[媒觀報導]三退跳票媒體改革的願景何在?

有鑑於近日「黨政軍退出媒體」、「媒體公共化」引發諸多爭議,台大新聞所特舉辦「三退跳票媒體改革的願景何在?」座談會,邀請傳播學者及媒改團體一同探討目前台灣傳播政策及環境的發展。這場座談會由台大新聞所教授張錦華主持,與會人士包括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董事長管中祥、公共電視研究員程宗明、政大新聞系主任馮建三以及前政大新聞系教授陳世敏,均對於目前的發展和新聞局的態度,提出了建言及批評。

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董事長管中祥認為,具有民營化活力的公共電視台,不見得要像目前新聞局所規畫的方式。而且若由公視基金會做為華視公股的控股公司,「兩種截然不同的股權結構,將會導致經營目標上的矛盾。」還是應該要由政府編列預算將公股買回,使華視成為一個體質健全、百分之百公股的公共電視台。至於華視遷移至南部的問題,則建議應做整體、通盤的規畫,例如員工問題、廠房問題、目前有沒有水平、垂直產業規模發展皆未經詳加思考,只是草率的提出華視南移的計畫,沒有多大意義。

[媒觀報導]三退跳票媒體改革的願景何在?

有鑑於近日「黨政軍退出媒體」、「媒體公共化」引發諸多爭議,台大新聞所特舉辦「三退跳票媒體改革的願景何在?」座談會,邀請傳播學者及媒改團體一同探討目前台灣傳播政策及環境的發展。這場座談會由台大新聞所教授張錦華主持,與會人士包括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董事長管中祥、公共電視研究員程宗明、政大新聞系主任馮建三以及前政大新聞系教授陳世敏,均對於目前的發展和新聞局的態度,提出了建言及批評。

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董事長管中祥認為,具有民營化活力的公共電視台,不見得要像目前新聞局所規畫的方式。而且若由公視基金會做為華視公股的控股公司,「兩種截然不同的股權結構,將會導致經營目標上的矛盾。」還是應該要由政府編列預算將公股買回,使華視成為一個體質健全、百分之百公股的公共電視台。至於華視遷移至南部的問題,則建議應做整體、通盤的規畫,例如員工問題、廠房問題、目前有沒有水平、垂直產業規模發展皆未經詳加思考,只是草率的提出華視南移的計畫,沒有多大意義。

[立報]報導引爭議 中國媒體主管丟飯碗

【編譯唐澄暐整理中央社報導】香港成報昨天報導,一向以敢言著稱的廣東南方都市報,日前在頭版以大標題處理廣東省副省長游寧豐因興寧礦難被行政記過處分,引起當局不滿,報社副總編輯夏逸陶被撤職。同時北京新京報也因為常在頭版大篇幅報導敏感新聞,衝擊中國宣傳部門的底線,總編輯楊斌近日被免職。
消息說,南方都市報曾被視為跨地區辦報的典範,但今年下半年以來,有關部門開始檢討易地辦報問題。南方報業集團27日宣布撤銷夏逸陶職務,原因是24日報紙頭版報導游寧豐行政記過消息。知情人士表示,消息是新華社發的,但南方都市報用了大字標題,引發廣東官員憤怒。夏逸陶被撤職還與南方都市報之前報導番禺區太白村村民抗議事件時,與官方口徑不一有關。

這是繼2003年廣東SARS疫情以來,南方都市報二度遭到重創。2003年12月27日,報社編輯委員方三文因率先報導廣東再度出現SARS遭撤職。但這次夏逸陶下台是因報業集團高層害怕受牽連,主動將夏革職,而非官方要求。預料南方報業集團將對報社重新改組,大批記者和編輯對此深感失望,決定在春節後集體請辭。

[立報]報導引爭議 中國媒體主管丟飯碗

【編譯唐澄暐整理中央社報導】香港成報昨天報導,一向以敢言著稱的廣東南方都市報,日前在頭版以大標題處理廣東省副省長游寧豐因興寧礦難被行政記過處分,引起當局不滿,報社副總編輯夏逸陶被撤職。同時北京新京報也因為常在頭版大篇幅報導敏感新聞,衝擊中國宣傳部門的底線,總編輯楊斌近日被免職。
消息說,南方都市報曾被視為跨地區辦報的典範,但今年下半年以來,有關部門開始檢討易地辦報問題。南方報業集團27日宣布撤銷夏逸陶職務,原因是24日報紙頭版報導游寧豐行政記過消息。知情人士表示,消息是新華社發的,但南方都市報用了大字標題,引發廣東官員憤怒。夏逸陶被撤職還與南方都市報之前報導番禺區太白村村民抗議事件時,與官方口徑不一有關。

這是繼2003年廣東SARS疫情以來,南方都市報二度遭到重創。2003年12月27日,報社編輯委員方三文因率先報導廣東再度出現SARS遭撤職。但這次夏逸陶下台是因報業集團高層害怕受牽連,主動將夏革職,而非官方要求。預料南方報業集團將對報社重新改組,大批記者和編輯對此深感失望,決定在春節後集體請辭。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